期刊文献+

“审美意识形态”能成立吗? 被引量:12

Is The Ideology of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Tenabl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伊格尔顿的著作TheIdeologyoftheAesthetic,中文书名译作《美学意识形态》是正确的,改译成《审美意识形态》的理由则不充分,该书的理论内容也说明书名译成《审美意识形态》是不妥当的。出现这一误译的原因,恐是受理论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影响。而“审美意识形态”概念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特别是作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其准确性并不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 董学文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3,共4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英]特里·伊格尔顿 王杰 傅德根 麦永雄译 柏敬泽校.《美学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2[英]特里·伊格尔顿 王杰 傅德根 麦永雄译 柏敬泽校.《审美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3[英]特里·伊格尔顿 傅德根译 王杰校.《审美的意识形态导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4,(1).
  • 4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7单小曦.“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与童庆炳先生商榷[J].文艺争鸣,2003(1):60-63. 被引量:35
  • 8[美]丹尼尔·贝尔 张国清译.《意识形态的终结》[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 9刘安武 唐仁虎译.[印]《普列姆昌德论文学》[M].漓江出版社,1987..
  • 10.《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二级参考文献4

  • 1王一川.探险者风范——略说童庆炳的教材工作[J].文艺争鸣,1998(1):8-12. 被引量:2
  • 2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
  • 3童庆炳.《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 4李志宏.《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讨论综述》.吴光正.《文学基本理论问题论稿》,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页.

共引文献2873

同被引文献116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