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被引量:
16
Man's Himself Harmony: the Basis for Social Harmon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自身的和谐是其他一切和谐关系的基础,因而它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包含思想的和谐、心理(道德)的和谐与发展(能力)的和谐等三个方面。只有社会中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作者
徐晨光
林国标
机构地区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5-16,共2页
Theory Front
关键词
人自身和谐
和谐社会
基础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75
1
陆璐,姚本先.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和谐的构建[J]
.航海教育研究,2006,23(4):94-95.
被引量:5
2
王晶,卢宁.
高职生应付方式和自我和谐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677-681.
被引量:6
3
韩仁生.
韦纳的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J]
.齐鲁学刊,1994(5):125-128.
被引量:25
4
金盛华.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被引量:155
5
田青.
弘扬和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的现实着力点[J]
.消费导刊,2009,0(18):218-218.
被引量:1
6
李彦章.
军医大学414名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89-590.
被引量:28
7
李育辉,张建新.
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11-713.
被引量:77
8
刘长明.
和谐文明论纲[J]
.学术界,2005(1):79-105.
被引量:27
9
左银舫.
680名高师学生自我和谐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85-85.
被引量:18
10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被引量:2839
引证文献
16
1
张召,路日亮.
塑造生态理性人的实现路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89-92.
被引量:7
2
高建忠,吴岩,李果.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S2):84-85.
3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
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80-382.
被引量:44
4
李昊,李志凯,蒋艳菊,张香竹.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45-47.
被引量:13
5
彭光源,雷华.
不和谐生命音乐流程的中止号——论巴金《寒夜》汪文宣悲剧的缘由[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86-90.
被引量:5
6
张燕平.
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86-87.
被引量:2
7
肖虎,易联树.
大学生自身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67-168.
8
杨震.
高师生自我和谐及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1135-1137.
被引量:8
9
张燕平,王玉杰.
自我概念——影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一个关键因素[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158-160.
被引量:5
10
高群.
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33-43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朱懋璟.
论巴金作品《寒夜》中汪文宣人生悲剧的成因[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3):47-51.
被引量:1
2
刘婧,史慧颖.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6):63-67.
被引量:5
3
师曙光.
高职高专学生自我和谐状态浅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27-629.
被引量:8
4
姚琼.
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
.中国校医,2007,21(5):502-504.
被引量:13
5
章新琼,谢伦芳.
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校医,2008,22(1):59-60.
被引量:6
6
吕英,王丹.
高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31-333.
被引量:1
7
曹光法,许梅.
师范类大学生与中师生自我和谐状况比较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5):346-347.
被引量:3
8
李洁琼,张力文,陈美娣,瞿正万,姜华,付伟忠,肖晓,陈敏.
卫生系统共青团员自我和谐程度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95-97.
9
马娟,李义安.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45-746.
被引量:25
10
张燕平,王玉杰.
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70-772.
被引量:4
1
徐健.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观[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7(2):34-37.
2
严振书,邵沁妍.
社会和谐:转型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J]
.求知,2010(3):6-7.
3
吴乃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意义及核心问题[J]
.学理论,2008(9):18-19.
4
荣长海.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基础[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6M):8-8.
被引量:6
5
汪清,苗文玉.
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和谐”论纲[J]
.学术探索,2005(3):44-48.
被引量:5
6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J]
.海南档案,2005(4):40-40.
7
青云.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确保司法公正[J]
.特区法坛,2005(6):1-1.
8
蔡艳山.
美育与和谐社会[J]
.学理论,2012(18):102-103.
9
李文明.
论休闲的社会和谐与人自身和谐的社会功能[J]
.求索,2006(12):140-141.
被引量:2
10
荣长海.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J]
.审计与理财,2005(8):60-60.
理论前沿
200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