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26,共3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同被引文献16
-
1张家骥.还给学生一个“真实”而科学的思维过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4):21-23. 被引量:6
-
2李国强,邵光华.数学情感教学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77-79. 被引量:23
-
3王林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验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9):2-4. 被引量:18
-
4周文贤.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及其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6-7. 被引量:6
-
5PeterS.Hiebowitsh;孙德芳;孙杰.学校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1.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9.
-
7杨玉成.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J].科技创新导报,2010,7(24):163-163. 被引量:1
-
8王光明,王富英,杨之.深入钻研数学教材——高效教学的前提[J].数学通报,2010,49(11):8-10. 被引量:21
-
9李树臣,高耿海.整体把握函数内容,宏观设计教学策略——以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对“函数”的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8):29-33. 被引量:7
-
10刘凤翥.一个基层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言[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5):67-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艾圣明.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加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8):60-60.
-
2戴天竹.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研究的几点认识[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7,0(6):6-7.
-
3汤爱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黑河教育,2019,0(11):24-25. 被引量:2
-
4汪飞飞.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数学教科书编排结构特点及启示[J].教育参考,2019,0(6):61-67.
-
5孙凯,耿恒考.初中数学教材理解的视角分析——从两节新手课说起[J].江苏教育,2020,0(19):36-40. 被引量:3
-
6林狄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深化改革高中数学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4,0(3):180-181.
-
1姚力民.数学首先应该是一门文化基础课[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4):31-33.
-
2刘年义.论数学的“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146-147.
-
3粟婧.如何加强高级技工学校数学课堂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1(10):230-230.
-
4王晓波.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5(26). 被引量:1
-
5张海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之“纸面”走向“地面”的探讨[J].才智,2016,0(3):31-31. 被引量:1
-
6李排军.影响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思考[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3):39-39.
-
7王锦红,李建华,李欣晏.浅谈对师范院校学生数学教育观[J].才智,2013(25):99-99.
-
8李目军.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师,2015(S2). 被引量:1
-
9丁素芳.农村小学学生数学体验学习的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2):13-13.
-
10张邦斌.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B12):262-263.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