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体育俱乐部服务产品属性探析
被引量:
9
Property of Service Product in 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当前经济学中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内容,对我国当前职业体育俱乐部属性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认为由于对俱乐部产品理论的理解错误导致体育界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服务产品属性认识错误。指出职业体育俱乐部提供的竞赛表演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有效的排他机制来实现体育准公共产品的多元主体提供。
作者
刘嘉丽
机构地区
许昌学院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2,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职业体育
俱乐部
准公共产品
服务产品
职业体育俱乐部
产品属性
体育服务
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理论
竞赛表演
认识错误
理解错误
多元主体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F713.50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10
1
侯晋龙,张少云.
俱乐部理论与我国足球俱乐部的改革[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1999,16(2):10-12.
被引量:4
2
.《体育事业管理》[EB/OL].http:∥www.ynu.edu.cn,.
3
[美]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郑淑芳.
准公共物品的内涵及其分类[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5):1-2.
被引量:3
5
黄燕芬.
论准公共产品合理价格的形成与实现[J]
.中国物价,2003(9):22-28.
被引量:11
6
黄瑞新.
俱乐部产品理论在政府理财中的应用[J]
.湖南财政与会计,2000(2):8-10.
被引量:1
7
侯晋龙.
基于俱乐部理论谈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J]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80-81.
被引量:3
8
杨年松.
论体育服务产品的性质、特征和类型[J]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5):1-4.
被引量:15
9
蔡俊五.
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及发展沿革[J]
.体育文化导刊,1999(1):22-24.
被引量:12
10
鲍明俊.《体坛热点解读》[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
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佩里切利.服务营销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6
格鲁诺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7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1999.
8
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
王序坤.
准公共产品提供方式选择的依据[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9,0(6):20-23.
被引量:9
10
马海涛,叶康涛.
论我国公共收费制度的重构[J]
.财经问题研究,1999(8):72-7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2
1
王旭光,王成,古丽颖.
天津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30-33.
被引量:40
2
叶孙岳.
欧洲业余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之研究[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269-271.
被引量:3
3
夏志琴,李贤彪.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体育俱乐部建立与发展探讨[J]
.贵州体育科技,2011(1):40-42.
被引量:7
4
李宁.
准公共产品视角下旅游景区门票合理定价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1):28-30.
被引量:10
5
张选惠,康戈武,温佐惠,唐小英,李传国.
我国竞技武术职业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26-28.
被引量:9
6
吴晓阳.
足球产业的新探索——建立股份制产业集团下的子公司制足球俱乐部[J]
.贵州体育科技,2002(1):29-32.
7
许为东,刘建平.
试析我国足球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嘉兴学院学报,2004,16(6):91-93.
被引量:1
8
胡小明,张军献,夏兰.
休闲娱乐理论与体育俱乐部的发展[J]
.体育学刊,2005,12(2):1-5.
被引量:33
9
张选惠,康戈武,唐小英,李传国.
我国竞技武术职业化若干问题研究[J]
.体育科学,2005,25(9):80-82.
被引量:4
10
李海燕.
体育服务产品的特征及其营销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5):98-10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3
1
赵国雄.
关于中国职业足球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2):17-20.
被引量:11
2
李敦厚.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1999(5):23-27.
被引量:84
3
邵淑月.
对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3):15-18.
被引量:5
4
关颖嵘.
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网球课程研究文献的综述[J]
.幸福家庭,2009(12):34-36.
被引量:3
5
石振国,田雨普.
闲·休闲·休闲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4(8):45-46.
被引量:90
6
陈林祥.
试论体育产品的公益性与产业性[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22-24.
被引量:20
7
钟秉枢.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1-4.
被引量:49
8
任海,王凯珍,肖淑红,赵书祥,陈国强.
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社会经济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一)[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1-5.
被引量:185
9
吴金元,任海.
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
.体育与科学,2001,22(1):37-39.
被引量:37
10
陈昱.
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108-110.
被引量:124
引证文献
9
1
魏源,谢晓云.
我国网球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z1):26-28.
被引量:13
2
田园,刘青.
中国职业网球的困境及发展趋势[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60-64.
被引量:24
3
王泽和.
休闲产品供给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4):16-17.
4
吕新奇,郑旗.
社会公共体育产品研究综述[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0):125-126.
被引量:2
5
尹志华,陈为为,邓三英,汪晓赞.
体验经济视野下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41-43.
被引量:4
6
柏宁.
安徽省高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7):154-157.
被引量:2
7
赵立霞,刘保华.
中国网球职业化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1):5-8.
被引量:3
8
彭沙沙.
基于SWOT的中国女子网球职业化探索[J]
.体育风尚,2020(8):200-201.
9
李萍.
湖南省户外运动俱乐部营销分析[J]
.中国商界,2009,0(5X):65-6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顾祎.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规模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2,33(16):97-99.
2
余进波,聂丹.
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J]
.体育学刊,2008,15(8):35-39.
被引量:29
3
高建磊.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体制创新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8):100-101.
被引量:6
4
毛坤.
从“举国体制”到“双轨制”——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管理体制的嬗变[J]
.科技资讯,2010,8(20):202-203.
被引量:3
5
戚明明.
从乒乓球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网球发展缓慢的原因[J]
.体育科技,2011,32(1):35-38.
6
赵小坤,李武.
河北省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者现状调查[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23-25.
7
郑柏武.
体验经济视野下商业健身休闲体育俱乐部服务策略探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4):27-29.
被引量:2
8
邵强,李山,龚建芳.
户外运动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1(8):70-73.
被引量:16
9
杜屹.
基于4C营销理论的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思路[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19-22.
被引量:4
10
姜富生,刘亚.
李娜法网夺冠的成因及对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的启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0):53-56.
被引量:14
1
梁旭鹏,王樱桃,张庆建.
职业体育俱乐部名称与职业体育品牌塑造的关系研究[J]
.中国市场,2008(5):14-15.
被引量:4
2
周惠琴,徐甫根.
转型期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J]
.企业经济,2006,25(12):67-69.
被引量:2
3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政策“变化点”需厘清[J]
.财会学习,2016,0(12).
4
刘权利.
对侵权商品必须“予以没收”——兼与高峰同志商榷[J]
.中华商标,2007(6):24-24.
被引量:2
5
张群力.
体育旅游发展中的体育服务市场拓展[J]
.中国商贸,2009,0(10S):218-219.
6
叶江钧.
让错误也美丽[J]
.体育师友,2007,30(3):35-36.
7
向武军.
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业化发展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5,0(8S):48-49.
被引量:2
8
田建伟,梁波,张春超,党丽萍.
网球握拍方法描述的探讨[J]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570-571.
被引量:4
9
张斌.
美式营销好榜样[J]
.新营销,2011(9):26-26.
10
京交会,助力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J]
.时代经贸,2013,11(17):20-24.
体育文化导刊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