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比较思考 被引量:7

Comparison of Sino-Japan Patriotism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As China and Japan are deeply inttuenced by oriental moral principles, they both have the tradi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n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or example, in China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abstract and top-bottom while in Japan it is concrete and bottom-top. Moreover,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Japan not only includes nation development, but also militaristic jingoism. On the other hand, in China it is related to breaking away from foreign invasion and mise.
作者 王丽荣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4-38,共5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关键词 中日 爱国主义教育 忠君爱国 差异性 Sino-Japan Patriotism education Faith Otherness
作者简介 王丽荣(1958-),女,湖北黄石人,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教授,博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神田修 山住正己编.史料·日本的教育[M].日本:学阳房,1979,2..
  • 2宫原诚一 丸木政臣 伊崎晓生 藤冈贞彦.资料·日本现代教育史4(战前)[M].日本:三省堂,1974.285.
  • 3船山谦次.战后道德教育论史(上)[M].日本:青木书店,1981.82.
  • 4俞新天.中日价值观异同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00,8(1):14-2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8

  • 1福勒.《下一世纪的意识形态》[J].外交政策(美国),1995,.
  • 2阿米泰·埃兹奥尼.《新黄金法则:民主社会中的共同体和道德》.《结论》,西克出版社,1996年,英文版.
  • 3长谷川启之.《亚洲经济发展和杜会类型》,文汇出板社,1997年,第137页.
  • 4井上靖等.《日本人与日本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板社,1991年,第82页.
  • 5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流与共生、共同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93页.
  • 6山本七平.《日本人的法律意识》.《日本人与日本文化》.第114-117页.
  • 7长谷川启发.《亚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类型》.文汇出版社,1997年.第285页.
  • 8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的美德和繁荣的建立》,自由出版社,1995年,英文版,第6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