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科研量化管理中的差异化研究
被引量:
8
Diversity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Univers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科研量化管理中必须重视不同科研类型、不同学科、不同科研主体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建立以人为本的差异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的科研工作实行差异化管理。
作者
杨慧玉
王会斌
机构地区
华北科技学院管理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处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25,共4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高校科研
量化管理
差异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杨慧玉,1960年生,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管理方法的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6
1
马跃.
科研管理模式对原创性科研选题的影响——对《原始性创新科学研究的选题》的一点补充[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1):33-35.
被引量:1
2
黄达人.
大学科研管理中的差异性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0-13.
被引量:8
3
周秀娇.
激励理论对高校科研量化管理的指导作用[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7(1):83-86.
被引量:9
4
王瑞文,王泓,庞广昌.
高校内部科研量化管理研究[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22(6):33-36.
被引量:12
5
闫佳晖,李庆伟.
高校科研管理目标及其量化体系的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85-487.
被引量:4
6
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Z].,2004.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杨华,唐洪波.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6):636-640.
被引量:4
2
房龙著 连卫译.宽容[M].北京:三联书店,1985..
3
刘易斯·布兰斯科姆 尹宏毅译.知识产业化—美日两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纽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
Oliver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 1965.
5
张燮.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宁宣熙,张毅,屈锐,曹琪成.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方法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26(S2):292-299.
被引量:7
7
胡恩华.
浅析高校科研工作定位及对策[J]
.华东科技,2000(9):17-18.
被引量:3
8
季剑平,时煌军,沈利发.
以科研推进学科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01,21(2):25-27.
被引量:8
9
宫麟丰.
高校学术研究的动力机制研究[J]
.辽宁财专学报,2001,3(5):56-59.
被引量:2
10
韩廷解,胡志林.
单位组织内部考评数学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01,21(5):34-3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9
1
苏俊宏,彭渝丽,李高宏,于小宁.
地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J]
.科研管理,2009,30(S1):103-107.
被引量:13
2
李滨江.
实现高校科研工作定量化管理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8):170-172.
被引量:2
3
贾淑萍.
试论高校科研实行量化管理的利弊[J]
.大众科技,2006,8(1):126-127.
被引量:7
4
何剑.
高校科研工作“量化管理热”的“冷”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74-76.
被引量:4
5
孙波.
高校科研管理量化的利弊浅议[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87-89.
被引量:2
6
安英莉,岳建华.
强化高校科研的时间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06(8):254-255.
7
侯华新,庞启平,黄超,梁蓓蓓.
新形势下提高基础医学院整体科研能力的设想与对策[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3):135-137.
被引量:2
8
傅雁梅.
试论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化评价中的差异性[J]
.龙岩学院学报,2008,26(2):127-131.
9
田兴国,孙雄松,徐小艳.
浅议农业科研差异化管理[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61-162.
被引量:1
10
姬焕芳.
高校科技工作量考核体系的理论探讨[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6):585-5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2
1
沈萍.
大学科研管理的变化与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74-77.
被引量:9
2
杜伟锦.
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业绩定量考核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339-340.
被引量:17
3
马传松,谈建成.
高校科研量化管理的几个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2007(8):82-83.
被引量:6
4
杜伟.
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61-64.
被引量:87
5
王骥,陈敏.
从战略目标看高等学校定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8):112-114.
被引量:18
6
张国春.
借鉴国际科研计量评价方法 构建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1):23-28.
被引量:20
7
李苏.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13-14.
被引量:9
8
王仁蓉.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科研业绩量化管理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7-139.
被引量:2
9
李滨江.
实现高校科研工作定量化管理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8):170-172.
被引量:2
10
张剑平.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5):101-103.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8
1
张喜爱.
浅谈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办法的建立和完善[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65-66.
被引量:6
2
肖威.
高校实施科研定量化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
.文教资料,2007(19):49-51.
3
张喜爱.
高校科研业绩评价办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146-148.
被引量:9
4
田在兰.
优化中国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238-239.
被引量:7
5
席与亨,张丹,司徒唯尔.
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71-76.
被引量:12
6
何玉艳.
高校科研量化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高校科技,2011(11):20-21.
被引量:1
7
马世猛,张杰,李立.
石家庄学院科研绩效评价问题及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6):100-101.
8
储著源.
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困境及对策[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6-12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许红.
高校科研业绩量化管理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32-33.
被引量:1
2
刘勇,田宝新.
国外高校教师考评对我国高校教师绩效量化考评的借鉴意义[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3):44-46.
被引量:2
3
幸奠权.
家兔传染性口腔炎的治疗验方[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1(3).
4
李星.
高校教师科研业绩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5):104-106.
被引量:6
5
王军琳,缪露.
高校科研工作量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1):38-41.
被引量:5
6
黄海珍.
浅析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考核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2009,7(11):176-177.
被引量:2
7
赵海珊,肖默.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244-244.
8
李景慧.
关于科研绩效评估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2-34.
被引量:14
9
李星.
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绩效评价的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5):40-41.
被引量:7
10
席与亨,张丹,司徒唯尔.
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71-76.
被引量:12
1
范文婷,王留.
传统出版环境和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研究[J]
.新闻世界,2014(10):178-180.
被引量:8
2
王素荣.
一部有价值的好书——评《社会科学成果管理》[J]
.东岳论丛,1998,19(1):110-110.
3
吴华刚.
国外促进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概述及启示[J]
.科技和产业,2014,14(6):103-106.
被引量:4
4
罗璇.
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1):63-67.
被引量:2
5
傅绍万.
抓住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母报[J]
.中国记者,2003(8):17-19.
6
杨晓南.
从科研档案的利用浅谈改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J]
.广西高教研究,1997(1):107-108.
被引量:1
7
王宇鹏.
学报编辑要研究学报学[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4):122-124.
8
李桂霞,史兴伟.
信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影响[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9,21(6):126-127.
9
陈义平.
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信息咨询工作的作用[J]
.现代情报,2003,23(11):49-50.
被引量:1
10
曹宁丽.
如何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4,0(8):31-31.
中国科技论坛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