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观的演化及全面资源论下的资源定义
被引量:24
出处
《管理观察》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同被引文献239
-
1黄亚玲,郎玥,郭静.深化改革背景下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治理机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2):19-34. 被引量:33
-
2文军,卢素文.复合文化网络:乡村振兴中主体的内生实践逻辑——基于云南多民族文化集居区的经验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3(8):136-144. 被引量:5
-
3陈波.国际人口迁移背景下的我国人才战略[J].人口与经济,2001(S1):5-6. 被引量:1
-
4李垣,王龙伟,谢恩.动态环境下组织资源对战略变化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4,1(1):58-61. 被引量:14
-
5申玉铭,方创琳.经济全球化与知识化对资源科学的发展及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18-20. 被引量:2
-
6孟庆瑜.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新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3):135-138. 被引量:5
-
7钟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之间的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1999(35):28-29. 被引量:1
-
8马侠.论“脑流失”[J].人口研究,1993,17(3):1-8. 被引量:6
-
9吕拉昌.资源概念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2(6):49-52. 被引量:2
-
10周良胜,黄建明.“知识资源”略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106-10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4
-
1孙玉甫,刘泽荣.资产要素概念的科学表述[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5(1):48-52. 被引量:2
-
2胡昱.企业组织资源多种纬度的价值判断[J].岭南学刊,2005(3):53-56. 被引量:3
-
3毛勇,胡四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2005(7):21-24. 被引量:5
-
4陈瑛.浅议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资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90-92. 被引量:8
-
5吴怡.悉尼奥运资源后续利用研究及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J].体育科研,2007,28(1):19-22. 被引量:8
-
6陈亚东.勤工助学档案:高校图书馆特殊的教育资源[J].图书馆建设,2007(2):110-112. 被引量:5
-
7冉令华,田雨普.泛资源背景下的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1-5. 被引量:11
-
8蒋超,王恒恒,王厚伟.资源特许经营权的立法现状及缺陷[J].改革与战略,2007,23(10):21-24. 被引量:7
-
9王玉海,刘学敏,史培军.基于组织基础的资源概念厘定与资源外延拓展[J].资源科学,2008,30(1):2-8. 被引量:3
-
10覃睿.综合性大学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与内部治理模式——基于资源和能力的多元化视角[J].江苏高教,2008(1):132-1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8
-
1杨蕊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热点分析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74-80. 被引量:12
-
2张越,潘春星.低空经济的基本内涵、特征与产业发展逻辑[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7(4):73-81. 被引量:5
-
3晋琳琳,孙海法.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641-645. 被引量:6
-
4曹荣芳.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研究[J].理论月刊,2009(11):118-120. 被引量:4
-
5吕春座.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结构变化轨迹及特点[J].教育与考试,2010(4):45-49. 被引量:2
-
6卞建平.集成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理论学刊,2006(12):50-51.
-
7蒋超,王恒恒,王厚伟.资源特许经营权的权利保护[J].改革与战略,2007,23(12):24-26. 被引量:4
-
8谢英.我国西部地区区域体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38-41. 被引量:5
-
9吴慧红,许洁.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史志,2008(3):22-23. 被引量:19
-
10吴承忠.奥运城市发展旅游与体育休闲产业经验[J].城市问题,2008(5):53-58. 被引量:10
-
1卫兴华.对《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一文的商榷[J].中国社会科学,1992(3):44-48. 被引量:1
-
2夏雨.澳洲人的资源观[J].华人时刊,2011(4):51-51.
-
3伏绍宏.制约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因素分析[J].天府新论,2004(5):82-84.
-
4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66-168. 被引量:38
-
5金占良.再婚虽好,亦不得不设防[J].新天地,2007,0(1):40-40.
-
6刘力.搀扶相伴一辈子[J].农家女,2008(8):27-27.
-
7陈宜.坚持人才第一的资源观[J].江海纵横,2005(2):47-48.
-
8王志学.管理资源论[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3(3):188-189.
-
9王红蕾,柳嫚娜.用新的资源观来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37-40.
-
10郑云武.浅析咨询企业的资源观[J].现代情报,2007,27(11):179-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