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问题与土地集约利用
被引量:13
The problem and intensive use of urban land
出处
《中国土地》
2005年第8期6-7,共2页
China Land
同被引文献96
-
1赵红军,尹伯成.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7(11):4-13. 被引量:11
-
2王筱明,吴泉源.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S2):6-7. 被引量:66
-
3杜受祜,廖显赤.论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J].社会科学研究,1999(6):57-60. 被引量:5
-
4洪平,张二震.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线研究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1988(3):122-124. 被引量:1
-
5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J].城市规划,1987,11(2):34-38. 被引量:58
-
6郝伟,陈鸿彬.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09(S1):42-43. 被引量:5
-
7许志明.国有企业“退二进三”及土地置换[J].印刷世界,2004(6):58-59. 被引量:7
-
8汪海.江苏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9):54-57. 被引量:2
-
9章其祥,孙在宏,沈剑荣,冯雪渔,范宇,张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101-105. 被引量:56
-
10田敏.参与式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J].林业与社会,2004,12(3):13-1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3
-
1郭瑞,林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6,21(9):65-66. 被引量:2
-
2崔莹.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58-59. 被引量:3
-
3崔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J].广东土地科学,2006,5(1):20-24. 被引量:12
-
4徐霞.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93-6594. 被引量:11
-
5王力,牛铮,尹君,李志伟.基于RS和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3):32-35. 被引量:28
-
6程明明,朱萌.城市拆违与城市土地开发[J].工程与建设,2008,22(1):8-10.
-
7张燕玲.城市土地开发整理模式研究[J].规划师,2008,24(3):20-23. 被引量:4
-
8李晓伟,吴荣涛,孟庆香,卢栋熇.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49-6451. 被引量:4
-
9谢晓玲.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对策[J].甘肃科技,2008,24(17):9-11. 被引量:10
-
10杨锋,袁春,周伟,钱铭杰,曹银贵.区域土地集约用地模式研究进展[J].资源与产业,2010,12(5):83-9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86
-
1王鹏,黄荣.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衡阳市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3):54-60. 被引量:2
-
2王忠伟,朱腾刚.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12):36-40. 被引量:2
-
3王红梅,郭蒙,李静.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8):29-34. 被引量:20
-
4宁小李,管莉婧,门明新,邓红蒂,左玉强.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特征[J].土壤通报,2015,46(1):48-53. 被引量:11
-
5朱荣荣,蒲春玲.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关系探讨[J].新疆财经,2006(5):40-43. 被引量:6
-
6李培祥.城市产业结构转换与土地利用结构演变互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69-10070. 被引量:13
-
7王家庭,张换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上海与天津[J].改革,2007(10):16-22. 被引量:1
-
8陈晓军,张建利.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需求预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92-96. 被引量:11
-
9姚秋昇,廖铁军.重庆市万州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72-74. 被引量:4
-
10宋戈,崔登攀,陈红霞.有色金属资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2):280-283. 被引量:20
-
1张静.小城镇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2(2):322-322. 被引量:1
-
2谢必如,白文起.盘活存量 填沟造地 整合资源——重庆市集约利用土地的几种做法[J].重庆国土房产,2005(2):26-27.
-
3谢必如,白文起.盘活存量 填沟造地 整合资源——重庆市集约利用土地的几种做法[J].中国地产市场,2005(4):82-84.
-
4董黎明.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J].中国地产市场,2004(11):68-75. 被引量:1
-
5刘珊珊.基于PCA法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商,2015,0(34):83-83. 被引量:1
-
6宋福春,王冬艳,范雪峰.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5,20(2):115-121. 被引量:8
-
7朱林兴.处置闲置地政策缘何难以落实[J].上海土地,2014,0(4):36-37.
-
8广东叫停珠三角“花园式工厂”[J].企业世界,2005(10):48-48.
-
9沈永胜.盘活存量土地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土地,1999(5):42-42.
-
10李志雄.关于闲置土地处置若干问题的研究——以钦州市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09(8):25-27.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