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菜用大豆的产量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菜用大豆的产量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何永枝安徽省六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菜用大豆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A、B、C、E和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是一种高营养、利保健的美味食品,已引起了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青睐。鉴此,笔者针对菜用大豆的产量和经济...
作者
何永枝
机构地区
安徽省六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大豆通报》
1995年第6期23-24,共2页
Soybean Bulletin
关键词
大豆
菜用大豆
产量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65.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93
1
张玉梅,张忠宾,王彪,马小红,马明,周光辉,王继英,薛志友,武天龙.
菜用大豆交大02—89品种选育报告[J]
.作物研究,2007,21(3):380-381.
被引量:2
2
董钻,那桂秋,王荣先,谢甫绨.
大豆叶—粒关系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93,12(1):1-7.
被引量:38
3
陈学珍,谢皓,岳芳,杨磊,李树臣.
江苏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1):28-31.
被引量:2
4
张国栋.
青毛豆[J]
.大豆通报,1994(6):29-29.
被引量:8
5
王春苓.
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J]
.大豆通报,1994(6):27-28.
被引量:2
6
林增富,郑国璋,李大忠.
亚蔬白毛豆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J]
.福建农业科技,1994,25(2):22-23.
被引量:4
7
丁忠华,吴安生,陆苏娟,陆文英.
豆类籽粒营养品质分析[J]
.江西农业科技,1994(1):18-19.
被引量:1
8
傅翠真,李安智,张丰德,刘冬生.
食用豆种质资源品质鉴定及营养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5):33-38.
被引量:14
9
徐兆生,王素,魏民,王小琴.
菜用大豆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J]
.作物品种资源,1995(3):40-41.
被引量:36
10
王金官.
台湾菜用大豆的栽培及产品等级标准[J]
.台湾农业情况,1995(4):28-2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5
1
李季春,胡海英.
不同类型菜用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比较[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2):5-6.
2
陈学珍,谢皓,郑晓宇,李婷婷,白宝良,于同泉,路苹.
菜用大豆的农艺及品质性状评价与相关性分析[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1):23-26.
被引量:16
3
陈学珍,谢皓,李婷婷,郑晓宇,白宝良,于同泉,路苹,李树臣.
菜用大豆鲜荚粒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J]
.中国蔬菜,2005(8):4-6.
被引量:5
4
陈学珍,谢皓,张硕,简萌,张岩,白宝良,于同泉,路苹.
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4):20-24.
被引量:15
5
程艳波,陈应志,陈怀珠,蔡淑平,陈达刚,杜宝贵,温玉容,年海.
2004年两广地区国家菜用(鲜食)大豆区域试验概况*[J]
.大豆通报,2006(2):6-8.
被引量:1
6
王晓光,何萍,卜志英,谢振明.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比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13-16.
被引量:8
7
钟林光,王朝晖,彭友林,洪叶.
菜用大豆(Soybean)引种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495-14497.
被引量:2
8
赵福才,寇贺,陈为,吴朔,吴丽颖,宋晓燕,张丽利,毕志常7,江水清7.
菜用大豆品质研究进展[J]
.杂粮作物,2009,29(2):155-156.
被引量:11
9
刘莹,韩立德,赵团结.
夏播菜用大豆品种引种及感官品质鉴定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4):49-51.
10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董友魁,刘永涛,张丽莉,宋晓艳,于广文,王玉江.
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J]
.杂粮作物,2010,30(6):416-4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9
1
李宁,章建新,麻浩,翟云龙.
新农菜豆1号密度试验初报[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12-15.
被引量:4
2
马海林,樊智翔,刘学义,米小红,安伟,王计虎.
山西毛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5,33(2):17-19.
被引量:5
3
黄正来,武立权,韩立德.
花期追施氮肥对菜用大豆AC_(10)生理指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2005,14(3):193-196.
被引量:10
4
张彩英,常文锁,李喜焕,段会军,李之国.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菜用大豆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190-192.
被引量:21
5
吴早贵,汪自强.
浙江省菜用春大豆的适宜生态型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4):124-128.
被引量:3
6
韩立德,黄正来.
菜用大豆品质研究进展[J]
.种子,2006,25(1):51-53.
被引量:8
7
吴建明,陈怀珠,杨守臻,李初英.
菜用大豆贮藏保鲜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1):81-83.
被引量:5
8
王晓光,何萍,卜志英,谢振明.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比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13-16.
被引量:8
9
保丽萍,王铁军,蔡淑平,耿智德,赵银月.
云南省菜用大豆产量限制因子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6,25(2):181-184.
被引量:2
10
杨加银,徐海风.
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6,25(2):185-187.
被引量:39
1
伍祥来,徐志福,李笑,毛锡棠.
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06,47(6):621-623.
被引量:8
2
石建尧.
夏季菜用大豆新品种——鲜丰1号[J]
.浙江农业科学,2003,44(5):286-286.
3
王兴臣.
菜用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3(11):22-23.
4
谢水明,夏国绵.
菜用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大豆通报,1999(6):14-14.
被引量:6
5
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
菜用大豆品种改良初探[J]
.上海蔬菜,1998(3):25-25.
被引量:1
6
郑漫江,陈铭.
如何种好菜用大豆[J]
.四川农业科技,2000(3):19-19.
7
张伟梅,吴小梅.
菜用大豆“丽酥1号”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丽水农业科技,2003(1):37-38.
8
孟祥栋.
菜用大豆种子活力与激素关系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29(1):44-44.
被引量:2
9
潘惠新,胡芳,许开华,赵纪连.
菜用大豆75-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90-90.
被引量:2
10
菜用大豆新品种简介[J]
.河南农业,2003(4):11-11.
大豆通报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