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一场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之争
被引量:33
A Dispute ovre the Path of S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 70 Years ago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65,共4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共引文献5
-
1陈万妮,李泉.奥林匹克运动在“土洋体育”之争中所起的作用[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2):51-52. 被引量:1
-
2陈德旭.民国时期“土洋体育之争”的研究述评[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95-98. 被引量:2
-
3何春花,苏翘斌.浅析二十一世纪的“土洋体育之争”[J].山西体育科技,2012,32(3):8-11.
-
4龚惠萍.“土洋体育之争”的历史源流与价值评估[J].内江科技,2015,36(12):93-94.
-
5袁磊磊.再议近代“土洋体育”思辨之争[J].运动,2018(7):151-152.
同被引文献361
-
1付春敏,沈建峰,巴登尼玛.文化动态发展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6):135-141. 被引量:21
-
2叶舒宪.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6):42-50. 被引量:30
-
3万俊人.不变的是信念[J].读书,2003(1):138-145. 被引量:4
-
4杨志敏.现代竞技体育困惑的文化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63-65. 被引量:5
-
5杨建英,闫民.张之江对武术的贡献及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08,5(4):12-13. 被引量:8
-
6王岗.对“技击是武术本质特征”的另类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2-2. 被引量:16
-
7顾乃忠.西方文化的形态学考察及其启示——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之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27-37. 被引量:5
-
8温力.中国古代军事对武术发展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4):97-99. 被引量:33
-
9林致诚.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3):122-126. 被引量:8
-
10罗志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取向与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3-8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33
-
1毕金泽,郭振.历史自信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演进与传承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2):41-51. 被引量:5
-
2刘开运,田雨普.南师体育:我国近代体育专业教育的旗帜[J].体育文化导刊,2006(4):67-70. 被引量:6
-
3万义,白晋湘,屈杰.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28(1):25-28. 被引量:20
-
4万义,白晋湘.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7,14(2):124-126. 被引量:21
-
5陈显健.韩国体育发展模式对长三角地区建设体育强省的启示——以浙江省的调研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07,28(3):52-56. 被引量:8
-
6周道仁.“土洋体育”之争的全球化观照[J].体育学刊,2007,14(3):46-48. 被引量:16
-
7吴贻刚,王瑞平.论吴蕴瑞体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13-15. 被引量:4
-
8李印东,张明庭,李志坤,郑兆瑞.武术概念阐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59-262. 被引量:19
-
9张立发,王维.武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45-646. 被引量:1
-
10王涛,花蕊.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9(9):129-13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31
-
1唐泽良.武术的近代迷茫、当代定位及未来走向[J].运动精品,2019,0(10):79-80.
-
2胡晨阳.“双减”政策下武术融入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与路径[J].体育视野,2024(19):29-32. 被引量:1
-
3石婷婷.中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应用研究[J].体育视野,2020(7):89-90. 被引量:1
-
4崔国文.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瓶颈现象”的突破与推广策略[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81-183. 被引量:2
-
5刘文武,黄永良.由武术概念分歧引发的一家之言[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1-3. 被引量:5
-
6张世强.中国近代“土洋”体育之争的价值审视[J].内江科技,2011,32(6):14-15.
-
7安汝杰,胡玉玺.中西方武技的比较与互鉴——以中国武术和西方拳击为例[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3(4):19-21. 被引量:3
-
8刘洋.数字化时代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0):141-141. 被引量:3
-
9李丕伟,崔国文.从传媒角度剖析民族体育传播中的“瓶颈现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174-177.
-
10卫京伟.中西体育文化果真是同一种体育文化吗?——与《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作者商榷[J].体育学刊,2008,15(3):9-12. 被引量:8
-
1雨人.Van家族[J].当代体育(扣篮),2006,0(5):38-40.
-
2秦德斌.皮埃罗:王子何时成国王[J].足球俱乐部,2002,0(22):4-5.
-
3王棱.中学生体育兴趣影响分析[J].科学咨询(下旬),2011(12):173-173.
-
4应雄,刘洋.张彻电影中的运动(上)[J].艺苑,2009(6):4-8.
-
5应雄,刘洋.张彻电影中的运动(下)[J].艺苑,2009(7):4-9. 被引量:1
-
6桑巴舞成全了巴西足球[J].地理教学,2006(7):47-47.
-
7小磊.世界杯预选赛 最强的精灵们[J].当代体育(扣篮),2004,0(45):43-43.
-
8掘金奥运[J].光彩,2004,0(10):6-8.
-
9楷驰.纵谈奥运经济盈与亏[J].中国工会财会,2008(11):48-48.
-
10陈华亮,姜红(整理).蓝海上空的新媒体[J].中国广告,2007(5):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