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3
-
1《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述》,[加]马克·昂热诺、[法]让·贝西埃、 [荷]杜沃·佛克马、[加]伊娃·库什纳主编,史忠义、田庆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
3.《论语·季氏》[M].,.第172页.
共引文献285
-
1程广云.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42-48. 被引量:5
-
2游彪.关于宋代的免役法——立足于“特殊户籍”的考察[J].中国史研究,2004(2):93-102. 被引量:7
-
3沈履伟.曾布与熙宁变法[J].历史教学,2004(8):25-29. 被引量:3
-
4赵玲.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
5李建中.陈寅恪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承担[J].江汉论坛,2004(9):114-117.
-
6张光明.略论马克思与列宁的理论差别[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2):22-28. 被引量:1
-
7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6):68-76. 被引量:40
-
8易然.谈毛泽东对孔子哲学思想的改造利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31-34.
-
9黄松筠.中国藩属制度研究的理论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4(6):117-121. 被引量:4
-
10赖美琴.孔子德治思想评析[J].学术研究,2004(12):82-8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6
-
1陈元龙,赵淑珍.媚俗:文学创作的一个误区[J].人文杂志,1999(2):155-156. 被引量:2
-
2蒋承勇.“人”的母题的递进式循环——论西方文学的人文精神[J].社会科学战线,1998(5):122-132. 被引量:7
-
3周溶泉.论当今文学的俗化与商品化[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2):16-21. 被引量:2
-
4高宏生.生命视角: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社会科学家,2004,19(4):139-141. 被引量:2
-
5谭桂林.生命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9-91. 被引量:9
-
6肖向东.文学商业化思潮浅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19(5):57-58. 被引量:1
-
1刘广远,王敬茹.莫言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1):15-18. 被引量:9
-
2王志敏.市场化时代的文学[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1):41-46.
-
3王志敏.市场化时代的文学(下)[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3):50-55.
-
4燕世超.论雅俗文学的界限——兼向朱立元先生请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46-48.
-
5沐金华.20世纪40年代女性小说的殖民化商业化色彩[J].小说评论,2008(S2):5-6.
-
6杨春时.论文学的多重本质[J].学术研究,2004(1):120-126. 被引量:6
-
7赵旻.剥去“新生代”外衣,露出的是什么?[J].阅读与写作,2002(1):9-10.
-
8陈艳.《北洋画报》时期的刘云若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4):43-55. 被引量:5
-
9朱双一.日据末期《风月报》新旧文学论争述评——关于“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的论战[J].台湾研究集刊,2004(2):89-98. 被引量:3
-
10龚增建.家书[J].中国保安,2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