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情感交流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网络教学中,设计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支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多向互动,是促进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而情感投入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源。在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成与基本功能认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促进共同体中情感交流的几点策略。
作者
赵举忠
张敬环
任瑞仙
机构地区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出处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8-30,共3页
Journal of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网络学习
情感交流
共同体
网络教学
基于网络
知识建构
基本功能
社会性
学校
学生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3
参考文献
2
1
KarenHallett,孙爱萍,褚献华.
网络讨论的设计策略[J]
.远程教育杂志,2004,22(1):24-25.
被引量:9
2
吴爱锐,左明章.
浅谈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J]
.中国电化教育,2002(2):62-63.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吴军其 赵呈领 许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0,(6):12-14.
2
[1]Collison, G.; Elbaum, B. Haavind, S.; & Tinker, R. (2000) Facilitating Online Learn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Moderators, Atwood Publishing: Madison, WI..
3
[2]Role Play Explanation (Bonk, 2001) http://www. Indiana.edu/~icy/NFacDev/pdf/Electronic%20ROLES-All.pdf
4
[3]The Vision Thing: 40 Metaphors of Online Instruc tion (Bonk, 2001) http://www.indiana.edu/~iey/NFacDev/pdf/METAPHORS-online%20teaching.pdf
5
[4]http://www.woodrow.org/teachers/esi/1999/princeton/oniine/activities 1.html
6
[5]http://www. Lasw.org/Consultancy_steps.html
7
叶子,庞丽娟.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
.教育研究,2001,22(4):30-34.
被引量:450
8
王基一.
论远程教育中的交互[J]
.中国远程教育,2001(4):14-16.
被引量:35
9
蔡宪.
远程教育教学特征辨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1(5):54-5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6
1
闫守轩,佟金泽.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情感的价值、特征及培育[J]
.教育科学,2023,39(5):31-36.
被引量:4
2
李春报,雒力静.
网络教学环境下情感交流问题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75-76.
被引量:2
3
谌莉.
在网络教学中的意义分析[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60-62.
4
舒存叶,赵蔚,张雷.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交互设计[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3):67-69.
被引量:4
5
梁玉娟,衷克定.
从对话理论探悉国内远程教育中的在线讨论[J]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3):33-36.
被引量:20
6
林秀曼,谢舒潇.
数字化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2005(9):65-67.
被引量:13
7
崔惠萍.
网络教育中的情感教学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59-62.
被引量:20
8
刘阁,张海兵.
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交流[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6(2):44-46.
被引量:6
9
刘欣.
从对话理论看远程教育师生交互原则[J]
.中国远程教育,2006(03S):37-39.
被引量:19
10
翁凡亚,何雪利.
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互动的缺失及对策[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6(6):20-2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3
1
王海东,鲁欣正.
论构建面向广大自考生的网上学习社区[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100-103.
被引量:3
2
常承阳,詹青龙.
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2):68-71.
被引量:10
3
阎静,邹志文,殷学东,陶伟乔.
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123-125.
被引量:2
4
刘豫钧,鬲淑芳.
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3):12-16.
被引量:241
5
胡咏梅.
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8):5-7.
被引量:10
6
刘峰.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62-65.
被引量:6
7
张晓莉,任瑞仙.
远程学习环境中促进情感交流的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2004(9):31-34.
被引量:22
8
牛丽娜,丁新.
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03,21(6):49-51.
被引量:45
9
王海东,丁兴富.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1):29-32.
被引量:78
10
钟志贤.
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2):21-28.
被引量:245
引证文献
19
1
张海青.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研究[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6(7):12-13.
被引量:9
2
胡航,任友群.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J]
.中国电化教育,2006(9):9-12.
被引量:22
3
谭敬德,陈清.
网络学习社区组成要素分析及其对NLC设计构建的意义[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2):26-28.
被引量:5
4
王蔚,刘家勋.
基于网络课程中的BBS模块所构建的学习共同体——研究教师的角色定位[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2):151-152.
被引量:1
5
梁斌.
基于Moodle的情感交互策略[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9):77-81.
被引量:3
6
黄艳芳,张瑞玲.
以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8):55-57.
被引量:7
7
李玉娟,丁霞.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中情感交流的设计策略[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9(1):20-23.
被引量:3
8
吴鹏,张佩佩,王钊,严明.
实践共同体支持下个人知识吸收能力模型[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4):55-58.
被引量:4
9
谭音.
网络学习中共同体学习策略分析[J]
.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09(9):39-40.
被引量:3
10
钱旭升.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学生交互体系的构建[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10):87-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3
1
金杰.
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的挑战[J]
.科技资讯,2008,6(6).
被引量:6
2
赵倩莹,刘凤娟.
现代远程教育中情感缺失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31(S1):87-88.
被引量:2
3
马龙云.
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英语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探索,2012(8):45-46.
被引量:20
4
任友群,胡航.
论学习科学的本质及其学科基础[J]
.中国电化教育,2007(5):1-5.
被引量:37
5
张宏伟.
基于WAP的移动教育刍议[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38-140.
被引量:2
6
马国军,胡航.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式的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37-39.
被引量:2
7
刘芳华,倪浩.
基于移动学习的PBL环境设计[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60-63.
被引量:3
8
谭敬德,陈清.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33-37.
被引量:5
9
王继新,徐婷,梁书孟.
构建城乡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8(3):73-75.
被引量:4
10
王蕾.
论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由BCcampus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得到的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9):65-67.
被引量:3
1
范立宣.
试论提高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J]
.东西南北(教育),2012(7):73-73.
2
郑瑛.
新课改、新教材对地理教师的新要求[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11):21-22.
被引量:1
3
唐生亮.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8):1-2.
4
邢秀荣.
提高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刍议[J]
.祖国(建设版),2014(7):386-386.
5
叶洪根.
浅谈提高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J]
.中等职业教育,2009(10):39-40.
被引量:1
6
赵文娟.
高中历史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法该注意什么[J]
.作文成功之路,2015(2):77-77.
7
黄建东.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提问[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0(20):28-28.
8
陈明龙,傅敏.
家校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J]
.教育科学论坛,2010(4):54-56.
被引量:9
9
张东娇.
促进个体、组织和区域发展:学校文化三大功能[J]
.师资建设,2016,29(2):58-60.
被引量:1
10
沈永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潜能开发[J]
.教育评论,2014(11):99-101.
被引量:4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