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德育
被引量:
9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今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构成了生态德育的必然性;现代生态伦理学和环境教育实践等提供了生态德育的可行性。生态德育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作者
周谷平
孙朝阳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部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S期11-14,共4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生态德育
哲学视野
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伦理学
理论和实践
教育实践
可行性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1
1
周玉明.
环境伦理学:伦理学史上的“绿色思维”[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1):53-5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2]阿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2,303,307,296-297,277,315,314,314,312,30.
3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33,231,197.
共引文献
3
1
罗金华.
基于生态伦理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4):83-89.
被引量:11
2
王颖梅.
基于生态伦理学角度的都江堰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16.
3
杨改芳,周振海,肖正平.
论“新槐荫精神”[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111-114.
同被引文献
67
1
鲁洁.
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被引量:39
2
王义高.
评当前西方的德育导向与德育理论[J]
.比较教育研究,1994(5):1-5.
被引量:12
3
易连云,张学敏.
德育生态环境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1):28-31.
被引量:12
4
周传和.
论生态道德教育[J]
.安康师专学报,2004,16(4):86-88.
被引量:5
5
杨雪冬.
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87-90.
被引量:206
6
周谷平 ,朱绍英 .
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96-98.
被引量:12
7
罗骋.
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01-103.
被引量:10
8
熊玉坤,张艳君,李颖.
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2(4):45-46.
被引量:13
9
刘惊铎.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
.教育研究,2006,27(11):64-68.
被引量:55
10
周精辟.
人与自然之生态道德教育探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7(2):15-1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9
1
刘伟,张万红.
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J]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1-13.
被引量:17
2
朱国芬.
生态风险与生态德育[J]
.教育评论,2008(3):3-6.
被引量:3
3
李春青.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学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及实现[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3):8-9.
被引量:2
4
李春青,李佩霞.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概览[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0-41.
被引量:2
5
范翠平,曲洪志.
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3(5):104-107.
被引量:2
6
马震华,王书会.
“低碳时代”高校德育生态化探析[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7):54-56.
被引量:6
7
郭胜平.
浅析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必然性及其意义[J]
.新西部(理论版),2010(9):202-202.
8
冯文全,孙良英.
我国近十年生态德育发展研究综述[J]
.当代教育论坛,2014(3):19-23.
被引量:4
9
胡琦,厉嘉尧.
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和实施路径[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3):342-34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沈革武,杨爱霞.
解读德育生态论的学术迁徙[J]
.学术界,2008(3):197-201.
被引量:1
2
罗汉红.
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
.技术与市场,2009,16(6):71-73.
被引量:6
3
李文实.
高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8):87-89.
被引量:3
4
宋冬冬.
刍议生态德育的困境与对策[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1):52-54.
被引量:2
5
孙润秀.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J]
.前沿,2010(7):176-178.
被引量:5
6
刘桂民.
关于学校对学生开展低碳教育的几点思考[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22):50-51.
被引量:8
7
叶明.
将低碳经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28(5):95-98.
被引量:3
8
李社云.
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的培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100-102.
被引量:8
9
乐波.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教育[J]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1):88-91.
被引量:2
10
曹婷婷,郭清秀.
论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J]
.学理论,2012(8):195-196.
被引量:1
1
郭昭君.
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生态德育理论基础探析[J]
.前沿,2012(17):176-179.
被引量:1
2
刘亚平.
试论生态德育的价值意蕴[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9-102.
被引量:3
3
周谷平 ,朱绍英 .
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96-98.
被引量:12
4
张洪春.
生态德育:一种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形态[J]
.社会科学家,2012,27(10):28-31.
被引量:6
5
王斌,鄢朝晖,李姣,周晚田,龙艳.
生态伦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2):119-121.
6
吴志强.
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刍议[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4(12):18-20.
7
龚绍波,李肖璇.
加强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0(6):213-213.
8
李华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析论[J]
.理论导刊,2014(8):109-112.
被引量:3
9
李峰.
生态德育:21世纪大学生德育的新课题[J]
.职业时空,2008,4(5):118-118.
10
周丹.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探微[J]
.山西青年,2016(20).
被引量:2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 第07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