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安全及其评价
被引量:
16
Biosafety and Its Assess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广义的生物安全应包括人类健康、农业和环境生物(生物多样性)安全三个方面,而狭义的生物安全则主要包括转基因生物安全和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安全两个方面。文章分别从转基因生物技术和外来生物入侵两个方面探讨了生物安全问题,并就两者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作者
胡隐昌
肖俊芳
李勇
罗建仁
谭细畅
汪学杰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9-36,共8页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生物安全
评价
生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
人类健康
安全问题
生物技术
转基因
安全性
分类号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4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051
同被引文献
22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10
参考文献
25
1
陈屹,张士强.
农业基因工程与生态环境[J]
.生态经济,2000,16(6):31-32.
被引量:9
2
阮少江.
闽东外来生物入侵的初步研究[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3):196-198.
被引量:16
3
张小玲,罗天宽,刘庆.
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42-44.
被引量:3
4
钱迎倩.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1999,15(5):7-11.
被引量:97
5
李宁.
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J]
.草食家畜,2001(S2):18-22.
被引量:1
6
张从.
外来物种入侵与生物安全性评价[J]
.环境保护,2003,31(6):29-30.
被引量:9
7
黄建辉,韩兴国,杨亲二,白永飞.
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J]
.生物多样性,2003,11(3):240-247.
被引量:95
8
张秀娟,杨晨利.
转基因植物潜在的生物入侵问题[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1):72-75.
被引量:11
9
高增祥,季荣,徐汝梅,谢宝瑜,李典谟.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J]
.生态学报,2003,23(3):559-570.
被引量:151
10
高翔,刘京贞.
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及其意义[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6):65-6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4
1
向言词,彭少麟,周厚诚,方炜.
生物入侵及其影响[J]
.生态科学,2001,20(4):68-72.
被引量:60
2
李晋涛,吴玉章.
可食性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免疫学特性研究[J]
.免疫学杂志,2001,17(z1):24-27.
被引量:4
3
刘旭霞,田庚,陈晶.
我国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综述[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8):10-15.
被引量:2
4
陈勇.
警惕豚草[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1):31-31.
被引量:1
5
张谨.
生物安全问题及我们的对策[J]
.社会科学,2004(9):64-69.
被引量:25
6
樊英,吴国贵.
外来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构建[J]
.生态经济,2005,21(3):34-37.
被引量:6
7
杨西安.
检疫性植物病害在河南省发生分布之现状[J]
.植物检疫,1993,7(4):254-255.
被引量:1
8
杨之为,王汝贤,李君彦.
棉花枯黄萎病混生病田损失初步研究[J]
.中国棉花,1993,20(6):27-29.
被引量:3
9
胡隐昌,肖俊芳,李勇,罗建仁,谭细畅,汪学杰.
生物安全及其评价[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9-36.
被引量:16
10
钱迎倩,马克平.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4):322-331.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1051
1
刘娟,李梦涵,张承军,边勇,刘若思.
口岸生物危险因子防控及除害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1,3(S01):57-61.
被引量:1
2
陈剑,王四海,杨卫,吴超.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群落动态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2020,39(2):469-477.
被引量:2
3
卢昌义,廖宝文.
对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生态作用的思考[J]
.湿地科学,2019,17(6):682-688.
被引量:12
4
龚治,马光昌,温海波,彭正强.
我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发生与分布[J]
.应用昆虫学报,2021(1):27-48.
被引量:5
5
吴雪,黄力,靳程,钱深华,杨永川.
重庆主城区杂草物种组成特征及多样性格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98-109.
被引量:5
6
邵莉莉.
论国际生物安全损害法律救济模式的完善[J]
.当代法学,2023,37(6):146-157.
被引量:2
7
彭雪梅,李程程,李海燕,杨允菲.
土壤水分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存活和生长特征的影响[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4(4):114-120.
被引量:2
8
李小蒙,于明,李洁.
植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2020(3):5-9.
被引量:9
9
张博.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18-120.
被引量:18
10
董原,陈韦,赵永旭,姜永厚,商晗武.
入侵我国几种外来杂草的化感作用及利用展望[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24-2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27
1
刘久成,王锦梅,舒东,金军,郭安凤,马静.
生物安全——中国公共卫生的严峻挑战[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3):236-238.
被引量:7
2
刘旭霞,田庚,陈晶.
我国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综述[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8):10-15.
被引量:2
3
邹德萍.
生物入侵:考验中国生态安全[J]
.人与自然,2004(6):16-17.
被引量:2
4
张谨.
生物安全问题及我们的对策[J]
.社会科学,2004(9):64-69.
被引量:25
5
胡建军,张蕴哲,卢孟柱,张建国,张守攻.
欧洲黑杨转基因稳定性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4,40(5):105-109.
被引量:42
6
钱海丰,陈哲皓,傅杰.
控制转基因植物中基因逃逸的分子策略[J]
.生命科学,2004,16(5):288-291.
被引量:9
7
张朝武,姚玉红,王国庆.
从SARS-CoV实验室感染看生物安全的重要性[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5):656-657.
被引量:35
8
于军.
基因组学:生命科学的系统化研究和生物世纪的科学革命[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5(6):19-23.
被引量:2
9
张传清,周明国,薛娜.
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检测技术与抗药性风险评估[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1):79-84.
被引量:22
10
王琴芳,薛爱红,黄大昉.
转基因植物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33-3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6
1
胡隐昌,李勇,罗建仁,汪学杰,李小慧,杨叶欣.
水生动物入侵研究进展[J]
.水产科技,2006,33(6):1-6.
被引量:1
2
蔡守秋.
论生物安全法[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2):1-10.
被引量:45
3
薛亮.
全球化背景的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J]
.改革,2006(3):72-77.
4
陈玉琴,姜典才,陈国庆,李凤祥.
生物制品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问题[J]
.中国药事,2007,21(2):79-81.
被引量:7
5
王海光,马占鸿,黄冲.
植物病害管理与生物安全[J]
.植物保护,2007,33(3):1-7.
被引量:4
6
田亚东,康相涛,孙国宝.
生物安全现状与管理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9):111-114.
被引量:4
7
叶增民,谭迎新.
生物安全评价方法及其生物安全控制措施[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3):44-44.
被引量:1
8
李洪军,郭继卫.
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新思考[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6(3):222-224.
被引量:5
9
赫福霞,谢桐音,谢桂林,付荣恕.
东营盐生植物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
.生物安全学报,2012,21(2):148-152.
被引量:2
10
李尤.
实现微生物实验室规范管理的若干思考[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3):179-179.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
赵越,孟祥芹,阎锡蕴,范克龙.
纳米酶:一种新型的生物安全材料[J]
.应用化学,2021,38(5):524-545.
被引量:4
2
谢子旭,张鹏飞,王兴.
构筑生物安全材料,发展立体化学抗菌新理念[J]
.应用化学,2021,38(5):510-523.
3
蔡满莹,廖玉辉,徐伟,周东方.
防控新冠肺炎的生物安全材料研究进展[J]
.应用化学,2021,38(5):498-509.
4
崔敏辉,周惠玲,唐东升,肖海华.
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战的生物安全材料[J]
.应用化学,2021,38(5):467-481.
被引量:3
5
李倩如,京舒婷,兰文波,廖芳芳,唐美军.
生物安全背景下高校微生物实验室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3(11):60-62.
被引量:1
6
邵莉莉.
论国际生物安全损害法律救济模式的完善[J]
.当代法学,2023,37(6):146-157.
被引量:2
7
刘艳峰.
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路径再探讨[J]
.国家安全论坛,2022(5):68-92.
8
任苗,罗倩敏,董仙兰,叶玲玲,方奎,艾军.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作用[J]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2,4(S01):4-7.
9
张博.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18-120.
被引量:18
10
刘旭霞,田庚,陈晶.
我国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综述[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8):10-15.
被引量:2
1
黄宇驰,黄沈发.
上海生物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上海环境科学,2005,24(5):205-208.
被引量:5
2
钱佩源,E.O.Skogley.
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在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2):1-10.
被引量:10
3
沈桂芳.
生物技术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科技导报,1992,10(5):32-35.
被引量:7
4
孙敬明,杨鑫.
壳寡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甜菜糖业,2016,0(3):38-40.
被引量:1
5
陈笑,史剑茹,孟蝶,赵言文.
沼气与沼肥在农业和环境方面的运用与成效[J]
.中国沼气,2011,29(1):44-47.
被引量:20
6
李延红.
谈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22(2):22-23.
被引量:1
7
程焉平.
转抗虫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对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5):49-52.
被引量:3
8
顾垒,毕玉芬.
转基因苜蓿研究的现状和前景[J]
.草原与草坪,2004,24(1):17-21.
被引量:24
9
朱兆良.
施肥与农业和环境[J]
.科学中国人,1999(6):2-4.
被引量:8
10
马玉宝,王晶,于朝波,王晓姝.
保护性耕作节水增产的机械化措施[J]
.农机科技推广,2009(2):41-4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