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军医》
2005年第4期228-231,共4页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参考文献9
1 王拥军.脑血管病临床应更多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概念[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5):261-262. 被引量:22
2 魏强.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由来[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69-70. 被引量:31
3 但汉雷,张亚历,张振书.循证医学—现代医学的方法论与实践观[J] .医学与哲学,2002,23(8):37-39. 被引量:10
4 王雨欢,刘大武.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2,15(8):525-525. 被引量:9
5 冯显威.论循证医学的兴起及其思维模式与方法[J] .医学与哲学,2003,24(4):18-20. 被引量:18
6 张鸣明,李幼平,刘鸣.Cochrane协作网与循证医学[J] .医学与哲学,2001,22(8):46-48. 被引量:10
7 魏慧.对未来医学模式的思考[J] .解放军健康,2002(1):34-35. 被引量:2
8 王拥军.循证医学——是工具还是圣经?[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1(1):38-40. 被引量:6
9 Irani M.Evidence-based medicine: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Hosp Med,2001,62(3):164
二级参考文献24
1 郭迎萍.提升医院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6):37-38. 被引量:7
2 周同甫,李幼平,刘鸣,何俐,刘文秀,万学红,曾诚.医学教育应当尽快引进循证医学新概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53-54. 被引量:16
3 张小澍,丁福康,潘书文,刘宇,赵秀丽.循证医学研究进展[J] .人民军医,2005,48(4):228-231. 被引量:11
4 Caplan LR.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concerns of a clinical neurologist.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1, 71 (5): 569 - 574.
5 王拥军,王春雪.循证医学及其在神经病学中的应用.见:匡培根,主编.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6-308.
6 Holloweway RG, Vicrey BG, Benesch C, et al.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01, 32:2058 - 2074.
7 Wattigney WA, Croft JB, Mensah GA, et al. Establishing data elements for the Paul Coverdel national acute stroke registry. Stroke, 2003, 34:151 - 156.
8 Adams R, Acker J, Alberts M,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through stroke centers and systems: an examination of stroke center identification options. Stroke, 2002, 33: el - e6.
9 Holloway RG, Benesch C, Rush SR. Stroke prevention: narrowing the evidence-practice gap. Neurology, 2000, 54:1899 - 1906.
10 STRAUS S E,MCALISTER F A.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commentary on common criticisms[].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00
共引文献94
1 孙新平,赵文鹏,朱宗迅,李渊,张天锋,张健,张靖.循证医学方法在泌尿系结石处置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90-390.
2 周全.循证医学教育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S1):215-216. 被引量:8
3 沈岳飞,许永成.中风预测中的哲学思考[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S2):143-144.
4 梁渊,梅桥生,田怀谷,孙奕,卢祖洵.如何正确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及其指导作用[J] .医学与社会,2004,17(5):1-3. 被引量:23
5 郭迎萍.提升医院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6):37-38. 被引量:7
6 赵生俊,张红.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发展[J] .新疆中医药,2004,22(6):5-8.
7 张小澍,丁福康,潘书文,刘登凯,刘宇,赵秀丽.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循证医学[J] .医学与哲学,2005,26(2):64-64. 被引量:16
8 韩国艳.循证医学指导家庭护理实践[J]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5):575-576.
9 何龙泉,樊嘉禄.从熵增原理看循证医学蕴涵[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3):233-235. 被引量:1
10 秦泗河.微创—微创外科—微创技术的探索(二)[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2):885-88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5
1 袁雪宇,吴国亭,韩玉麒.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应用前景[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4):349-351. 被引量:19
2 唐发清,田道法,龚志军,顾焕华,荆照政,肖志强,唐银.益气解毒颗粒干预鼻咽癌细胞HNE1蛋白质表达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3):120-123. 被引量:14
3 柳惠玲,于明.循证医学在康复医学科学化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62-5363. 被引量:3
4 谢文光,邵宁生,马晓昌,丁勤学,赵馨,刘农乐,魏钰书,王会信,陈可冀.玄参治疗大鼠内毒素血症的血清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877-882. 被引量:15
5 余宗阳,杜建.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实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844-846. 被引量:27
6 唐发清,田道法,邓富良,龚志君,周辉,梁湘辉,李茂玉,肖志强.中药益气解毒颗粒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蛋白质表达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5):577-582. 被引量:12
7 郭迎萍.提升医院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6):37-38. 被引量:7
8 时念玲,胡滨,宋书琴,杨剑影.循证医学与文献信息检索[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6):665-667. 被引量:2
9 唐金陵.循证医学:医学实践的新模式[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76-278. 被引量:40
10 吴伟康,李劲平,罗汉川,许传超.四逆汤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相关蛋白谱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3):506-510.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11
1 赵桂英,郑英善,史蕴萍,常炎焱.循证医学与文献检索[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90-91. 被引量:4
2 齐宝宁,张嘉锋,唐国慧,薛变玲.浅述几种获取循证医学证据的数据库[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3):214-217. 被引量:4
3 陆俊羽,钱桂生,陈维中,常城,姚伟.以研究型教学法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探讨[J] .西部医学,2006,18(4):528-530. 被引量:12
4 张国林,彭宣宪.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4):21-25. 被引量:2
5 王蕾棽,张少龙.循证医学在保健食品再评价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9):167-170.
6 曹勇,赵继宗.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两点思考[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30-131. 被引量:16
7 叶磊,欧阳学农,余宗阳.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J] .中国肿瘤,2009,18(3):213-217. 被引量:4
8 冯惠坚,栾智鹏,陈盛新.医院药师如何开展循证药物治疗[J] .药学实践杂志,2009,27(6):476-479.
9 李遵清,张宇.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对照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156-1159. 被引量:3
10 魏慧.对未来医学模式的思考[J] .解放军健康,2002(1):34-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9
1 陈南征,耿倩倩,张广健,张勇,付军科,吴齐飞.国家医师专业化培训制度下胸外科专培模式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5):257-257.
2 江领群,唐全.高职学生实习前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2.
3 郭迎萍.提升医院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6):37-38. 被引量:7
4 张小澍,丁福康,潘书文,刘宇,赵秀丽.循证医学研究进展[J] .人民军医,2005,48(4):228-231. 被引量:11
5 刘淑峰.提高实习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思考[J] .西部医学,2006,18(6):835-836. 被引量:6
6 何德才,刘浩,曾跃,黄九龄.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1):83-84.
7 江茵,叶文桃.循证医学应用于内科临床教学的价值[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92-1893. 被引量:2
8 朱胜坚.当前医学数据库发展的若干热点[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7):29-32. 被引量:5
9 曹勇,赵继宗.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两点思考[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30-131. 被引量:16
10 雷志英,苏敏.浅谈循证思维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1):114-115.
1 张洪涛,田皓,李红岩.心理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07,47(28):17-17. 被引量:4
2 甘惠菁.带胰岛素泵患者的家庭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4,3(3):207-208. 被引量:4
3 周萍萍,蒋玉兰,杨芳,尹辉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范化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98-2099. 被引量:11
4 刘德彬,孙晓宁,张振刚.抑郁与缺血性心脏病[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34(2):129-132. 被引量:6
5 张宝山,贾凤榕.冠心病的心理干预[J] .哈尔滨医药,2005,25(4):60-61.
6 刘建华,曾金雄,戴西湖.循证医学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3-4. 被引量:4
7 张琳,洪天配.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内分泌代谢病临床诊断和防治循证医学研究进展研讨会报道[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0).
8 史晓红,杨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学研究进展[J] .世界医学杂志,2003,7(13):71-74.
9 张雅冰,史立军.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5,21(21):3959-3961. 被引量:13
10 贾立群.化疗药物对肠黏膜免疫损伤与中西医防护[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