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7-28,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2
-
1吕玉刚.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7):21-23. 被引量:45
-
2何建坤.实施岗位分类管理 促进人才科学聘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5(8):16-18. 被引量:20
-
3李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9):19-21. 被引量:15
-
4林明河,贾延江.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8):1-5. 被引量:75
-
5黄瑛.人本管理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J].学术论坛,2006,29(1):120-123. 被引量:7
-
6孙广福.创新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构建和谐教学科研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6(2):72-73. 被引量:21
-
7吉贻祥.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126-129. 被引量:7
-
8陈根顺,付丹.强化培养与开发,努力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5):67-70. 被引量:1
-
9本报特约评论员.我校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N].中山大学校报CN44.0815/(G),2003年6月16日(新)第43期第1版.
-
10刘军力.对当下我国独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7).
引证文献7
-
1张七一,赵仲宇.教师聘任制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6):11-15.
-
2吉贻祥,王晓峰.论高校新型薪酬制度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29-32. 被引量:2
-
3袁晓明.实验室系列职务聘任的实践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1005-1008.
-
4吉贻祥.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126-129. 被引量:7
-
5周奔波,王冠甫.构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7):98-100. 被引量:6
-
6谭晞沫.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12):6-7. 被引量:1
-
7栾好利,魏宏纯,杨政.高校聘任制改革视域下的岗位绩效管理本土化理念创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98-10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汪洋.从公务员职业特点看公共部门激励体系的合理构建[J].知识经济,2008(5):78-79.
-
2欧阳巍,陈姣凤.新经济时代下构建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7):93-94. 被引量:1
-
3周奔波,王冠甫.构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7):98-100. 被引量:6
-
4孟秀琴.浅议高职院校教师的绩效考核[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5):243-244. 被引量:4
-
5周秀英.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看薪酬制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15-116. 被引量:8
-
6付欣友.人力资源管理视阈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绩效管理[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09(5):21-23.
-
7汤小松.合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9(8):164-166.
-
8王娜.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设计[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4):68-71.
-
9暴海忠.对我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激励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3):156-157. 被引量:2
-
10吕惠兰.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7):69-70. 被引量:8
-
1要闻[J].中国经济周刊,2005(44):10-10.
-
2王丹.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应怎样把握方向[J].小学时代(教师),2009(8):53-53.
-
3杨小萍.把握方向 培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3):154-154.
-
4黄伯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象的培养[J].教育艺术,2005(7):60-61.
-
5谢国顺.要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J].人民教育,1991(12):18-19.
-
6刘启文.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9):47-47.
-
7黄麟生,黄超.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师的抉择[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7(1):28-31.
-
8黄堪选.新形势下农村学校校长角色的要求[J].生活教育,2016,0(2):28-29.
-
9吴俊凤.教师在现代教学中的定位[J].青年文学家,2009,0(18):131-131.
-
10佘海英,佘忠.“五心”效应与班级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13(5):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