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增库促源及增穗保叶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增库促源栽培途径与增穗保叶栽培技术是从群体库源关系若干规律中概括出的一种高产栽培技术,并已在大面积玉米高产开发中经受了检验,取得了成功.这项技术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无论是高产地区还是低产地区,都可根据这些原则去改变过去的种植习惯达到高产.
作者
徐庆章
王忠孝
王庆成
牛玉贞
张军
杜成贵
机构地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增库促源
增穗保叶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9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61
参考文献
4
1
王庆祥.玉米的高产潜力及其限制因素[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8(04).
2
黄舜阶.我国夏玉米的增产潜力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87(03).
3
曹显祖,朱庆森.水稻品种的库源特征及其类型划分的研究[J]作物学报,1987(04).
4
凌启鸿,杨建昌.水稻群体“粒叶比”与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03).
同被引文献
189
1
李明,李文雄.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30-1137.
被引量:101
2
冯春生,尹枝瑞,赵述文,李维岳.
耐密型玉米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转运分配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3,18(3):78-82.
被引量:9
3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3):47-53.
被引量:68
4
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高明,王志刚.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J]
.玉米科学,2004,12(4):110-113.
被引量:65
5
韩明春,吴建军,王芬.
冗余理论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75-378.
被引量:45
6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任建宏.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536-540.
被引量:32
7
陈国平.
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综述)[J]
.玉米科学,1994,2(1):48-53.
被引量:153
8
崔彦宏,罗蕴玲,李伯航.
紧凑型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分析[J]
.玉米科学,1994,2(2):52-57.
被引量:25
9
董树亭,胡昌浩,高荣岐,王群瑛.
夏玉米高产群体呼吸速率与光合特性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3):61-65.
被引量:15
10
王勋,戴廷波,姜东,荆奇,曹卫星.
不同生态环境下水稻基因型产量形成与源库特性的比较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615-619.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17
1
郭玉秋,董树亭,王空军,郑洪建,胡昌浩,张吉旺.
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93-198.
被引量:34
2
吴正锋,王空军,董树亭,胡昌浩,刘鹏,张吉旺.
高油玉米源、库生理特性研究 Ⅰ.高油玉米产量受叶源的限制[J]
.作物学报,2005,31(3):283-288.
被引量:8
3
李明,杨克军,刘钢,王刚,李文雄.
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与产量的关系[J]
.玉米科学,2006,14(1):99-103.
被引量:9
4
李明,李文雄.
玉米产量形成与源库关系[J]
.玉米科学,2006,14(2):67-70.
被引量:34
5
陆卫平,陈国平,郭景伦,王忠孝,饶春富.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7,23(6):727-733.
被引量:105
6
江东岭,杜雄,张宁,边大红,崔彦宏.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9,24(3):201-207.
被引量:37
7
吴盛黎,顾明,宋碧,徐立,余世洪,王有荣,彭玉淑.
不同生态条件下高原玉米产量的源库关系[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17(5):249-256.
被引量:9
8
刘伟,吕鹏,苏凯,杨今胜,张吉旺,董树亭,刘鹏,孙庆泉.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和源库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37-1743.
被引量:121
9
吕爱枝,丁成方,王晓波,王美云,赵明.
冀西北半干旱补灌玉米超高产产量性能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1):168-171.
被引量:2
10
王宝地.
冀西北半干旱区高产春玉米光合产物的积累及产量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45-1746.
二级引证文献
361
1
郭玉秋,董树亭,王空军,郑洪建,胡昌浩,张吉旺.
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93-198.
被引量:34
2
李明.
世界玉米生产回顾和展望[J]
.玉米科学,2010,18(3):165-169.
被引量:23
3
黄智鸿.
冀西北玉米源库关系的比较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6):45-50.
4
黄智鸿.
冀西北玉米源库特性及产量比较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43-48.
被引量:1
5
王敏玲,孙海霞,周道玮.
玉米生长后期不同去叶组合收获粗饲料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1,26(S1):137-142.
被引量:1
6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7
王小春,杨文钰,邓小燕,张群,雍太文,刘卫国,杨峰,毛树明.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及氮肥的调控效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46-57.
被引量:24
8
吕新,白萍,张伟,朱玉.
不同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285-288.
被引量:68
9
陈文俊,张胜恒,周汝平,柯剑鸿,岑道源.
寡照地区玉米高产光合生理研究初探[J]
.玉米科学,2004,12(3):68-70.
被引量:1
10
陈玉香,周道玮,张玉芬.
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适宜收获方式的研究(Ⅲ)[J]
.草业学报,2005,14(1):89-93.
被引量:4
1
张谷雄,丁华新,章康泽,饶辉茂,吴华清.
柑桔防寒和冬春保叶[J]
.江西果树,1995(4):22-23.
2
应书礼,马赵江,周小军,何锦豪,段瑞青.
4.75%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0):74-75.
被引量:3
3
秦继伟.
水稻灌浆期管理技术[J]
.农民文摘,2010(8):24-24.
4
丁海红,穆兰芳,朱福官,曹卫菊,钱斌彬,浦冠勤.
绿丰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J]
.现代农药,2007,6(1):48-50.
被引量:9
5
赵小燕,杨燕.
6%阿维·氯苯酰SC(亮泰)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保叶效果评价[J]
.上海农业科技,2016(3):127-127.
被引量:2
6
瞿玉玑,李祥,沈冬,张琳,胡永,王伟民.
甲氧虫酰肼和乙基多杀菌素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4(2):114-114.
被引量:3
7
李晓英.
浅谈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9):91-91.
被引量:4
8
沈田辉,梁文斌,陈华.
15%螟纵净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2S):70-71.
9
陈月娣,周宇杰,徐铁平,吴森贤,周国良,金英.
氟虫酰胺·阿维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探讨[J]
.中国稻米,2010,16(5):61-63.
被引量:3
10
李丹,刘红梅,先丹,黎藜,廖华刚,吴俊.
7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初探[J]
.农技服务,2010,27(5):590-590.
玉米科学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