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作为版面符号的演变及其异化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7,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1
-
1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0页.
共引文献14
-
1许厚今.接受美学对新闻学的启示[J].新闻战线,2004(7):38-40. 被引量:12
-
2杨维玲.调查性报道在新闻周刊封面报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05(3):63-64. 被引量:2
-
3黄旦,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2005(2):10-16. 被引量:40
-
4程道才.西方调查性报道的特点及采写要求[J].当代传播,2006(2):44-48. 被引量:5
-
5齐爱军.新闻文体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探讨[J].新闻界,2006(4):10-11. 被引量:2
-
6段京肃.“宣传”不等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7,29(4):15-18. 被引量:2
-
7陈金国.新闻真实论的濡化与传播——以新闻传播学三个重要理论观点发展与影响为例[J].当代传播,2008(2):17-19.
-
8邓绍根.“记者”一词在中国的源流演变历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1):37-46. 被引量:11
-
9樊亚平.试论中国早期文人报纸的舆论监督--兼论知识分子对舆论监督之意义[J].当代传播,2008(5):47-49. 被引量:1
-
10方延明.关于新闻价值的学术思考[J].当代传播,2009(2):25-28. 被引量:7
-
1陈瑛.略论期刊的版面设计[J].湘西党校,2000(2):41-43.
-
2王宏.对编辑时事新闻版的几点看法[J].青年记者,2009(3Z):44-45.
-
3杨雪梅.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对媒体杜绝虚假新闻、树立媒体公信力的思考[J].中国地市报人,2013(8):79-80. 被引量:3
-
4张杰.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10):144-144.
-
5张培.新闻片面与片面新闻之辨析[J].采写编,2009(6):42-42.
-
6尧旭华,易绍华.东西部日报广告的比较分析[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1(6):41-43.
-
7尧旭华,易绍华.东西部日报广告的比较研究[J].东南学术,2001(3):103-107.
-
8李海玲.谈新闻事业所具有的社会作用[J].民营科技,2016(5):247-247.
-
9何英嘉.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J].新闻传播,2014(11):67-67. 被引量:1
-
10黄雨.新闻事业对社会发挥作用探析[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11):13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