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迅:越“名士文化”之个案分析
被引量:
1
A Case Study of Lu Xu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elebrity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绍兴有“名士乡”之誉 ,鲁迅为众多名士中的典型代表。以鲁迅为个案研究 ,可发现越地名士的若干“文化基因” ,此种基因最早形成于史前时期 ,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隐性的文化基因得到了显性的张扬 ,而良性的循环形成了越地特殊的文脉 ,多年流淌 ,终于造就了特殊的“名士乡”。
作者
陈越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Journal of Shaox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关键词
越文化
名士文化
鲁迅
个案分析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7
1
曹禧修.
论《伤逝》的结构层次及其叙事策略[J]
.学术月刊,2005,37(1):76-82.
被引量:19
2
郭运恒.
《野草》中红色与青色意象的审美解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151-154.
被引量:5
3
陈玲玲.
留日时期鲁迅的易卜生观考[J]
.鲁迅研究月刊,2005(2):36-42.
被引量:10
4
金红.
心灵的落英——《朝花夕拾》的创作心态漫议[J]
.鲁迅研究月刊,2005(2):69-73.
被引量:4
5
汪卫东.
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J]
.文学评论,2005(1):156-164.
被引量:41
6
刘玉凯.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由来及意义——兼评冯骥才先生的鲁迅论[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11-22.
被引量:9
7
顾琅川,顾红亚.
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与嵇康[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71-78.
被引量:5
8
赵敏俐.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155-167.
被引量:80
9
范伯群.
特缘时势要求 以合时人嗜好——以评议鲁迅、胡适的有关“谴责小说”论点为中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77-83.
被引量:1
10
杨晓黎.
鲁迅小说词语的形象色彩义解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91-9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崔云伟,刘增人.
2005年鲁迅研究综述[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22-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胡伟.
鲁迅小说《野草》中体现的顽强战斗精神[J]
.芒种(下半月),2014(3):22-23.
1
刘强.
七贤之谜[J]
.中国青年,2011,0(8):50-51.
2
周延奎.
体验[J]
.北方作家,2008,0(2):58-58.
3
树里,宗爱迪.
名士文化[J]
.走向世界,2014(17):31-31.
4
朱红华,殷亚林,赵锦华.
滇中宁州禄氏土司家族名士及诗文创作[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32(5):7-12.
被引量:1
5
郭树荣.
济南的主题文化[J]
.当代小说,2004(11).
6
留住蒙古族口头英雄史诗[J]
.档案与社会,2015,0(3):19-22.
7
巴尔特朗德·菲舒,徐平(译).
奇特的和平使者[J]
.学语文之友(小学3-6年级),2013(9):4-7.
8
陈群.
东晋文人的历史特征及其演变[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75-77.
被引量:1
9
顾勤.
张岱《西湖梦寻》的文化解读[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0(7):53-55.
被引量:1
10
朱周斌.
从对“当代中国”的试图确认到在“异国”形象中觅得归宿——柏桦近作解读[J]
.红岩,2012(4):110-11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