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百年风云百年歌——二十世纪中国歌曲创作发展脉络
被引量:
9
One Hundred Years Changes,One Hundred Years Song--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ngs Composi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最突出、最重要的成就是歌曲创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是歌曲创作,数量最为丰富的也是歌曲创作.
作者
梁茂春
出处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5,共6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歌曲创作
中国音乐
国歌
发展脉络
成就
丰富
数量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5
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97节.
2
《饮冰室诗话》约1902-1907年连.《新民丛报》.
3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12页.
4
冼星海.《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年7月).《冼星海专辑》(一)第130页.
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18页.
共引文献
15
1
黄曼君,李遇春.
贺敬之诗学品格论[J]
.文艺研究,2005(6):23-32.
被引量:2
2
姬群.
精神教育与审美诉求——论近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两大教育理念[J]
.音乐研究,2006(1):76-82.
被引量:3
3
李遇春.
六十年代初历史小说中的杜甫形象[J]
.文学评论,2006(4):77-83.
被引量:4
4
张利群.
论文学评价标准的三元构成与建构条件[J]
.文学评论,2007(1):65-69.
被引量:5
5
宫宏宇.
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下)[J]
.音乐研究,2007(2):40-46.
被引量:16
6
任晓楠.
在规训中“成长”——建国后十七年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叙事策略[J]
.当代文坛,2008(2):73-75.
被引量:1
7
刘文斌.
研究我国文学民族精神问题的各种资料[J]
.文艺理论研究,2008(3):137-144.
8
蔡翔.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J]
.文艺争鸣,2008(10):37-61.
被引量:7
9
高永年,何永康.
百年中国文学与政治审美因素[J]
.文学评论,2008(4):112-116.
被引量:18
10
王贵禄.
为谁写作:论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J]
.理论与创作,2010(3):19-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7
1
倪瑞霖.
丁善德的艺术歌曲创作[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4):9-22.
被引量:6
2
王惠琴,李彦荣.
中国艺术歌曲美学特征初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117-120.
被引量:12
3
江江.
中国的吟诗调与西洋和声──赵元任《小诗》词曲及和声配置[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1):58-59.
被引量:4
4
周为民.
对“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17(3):22-28.
被引量:17
5
汪毓和.
关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J]
.中国音乐,1999(3):21-23.
被引量:17
6
郑英烈.
歌曲《涉江采芙蓉》的创作手法[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1(3):76-82.
被引量:16
7
刘聪.
论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调性复杂化[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7,15(4):15-20.
被引量:6
8
冯光钰,薛良.
20世纪中国歌曲创作之回顾[J]
.中国音乐,1996(2):5-8.
被引量:9
9
汪毓和.
一位在艺术创新上不断探索的作曲家——罗忠镕及其音乐创作[J]
.中国音乐,1995(4):10-13.
被引量:5
10
于润洋.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
.音乐研究,1993(1):41-55.
被引量:88
引证文献
9
1
陈静.
浅析当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态势[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B08):167-169.
被引量:5
2
杨光.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
.艺术评论,2010(10):81-84.
被引量:2
3
高岐奎.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谈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J]
.新余高专学报,2010,15(5):49-51.
4
高娟.
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研究方法刍议[J]
.神州,2011(9):141-141.
5
徐治,陈其射.
中国近代歌曲繁荣成因研究[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72-77.
6
孙会玲.
从滥觞到繁荣: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9):72-74.
7
周儿.
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研究述评[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32(4):134-140.
被引量:1
8
朱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多元发展[J]
.音乐创作,2017(6):107-108.
被引量:1
9
鲍忠孝.
歌声里的流年——中国近现代创作歌曲发展溯源[J]
.音乐生活,2023(2):52-5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楠.
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的风格差异[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4):124-125.
被引量:1
2
王明风.
流行音乐进入大学生公共音乐课堂的可能性分析[J]
.艺术教育,2012(7):65-67.
被引量:8
3
李德森,吴水生,张含弓,张青.
方剂歌诀谱曲传唱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7):57-59.
被引量:5
4
段紫逸.
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思考和展望[J]
.音乐创作,2015(4):118-119.
被引量:2
5
吉喆.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和发展探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3):78-78.
6
戴虹.
论爵士乐技法在改编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以爵士钢琴版《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J]
.黄河之声,2016(14):85-85.
被引量:3
7
刘也愚.
“立于诗、成于乐”: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研究[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1):90-94.
8
薛思月.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个例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及内涵解析[J]
.黄河之声,2024(12):178-181.
被引量:1
9
刘鹏.
从音乐电视节目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J]
.音乐大观,2014,0(6):92-92.
被引量:1
1
薛彦景.
百年风云百年歌--论20世纪中国音乐[J]
.环球市场,2016,0(9):150-166.
2
英娜,虹兰.
EMI辉煌百年歌剧音乐会[J]
.音乐世界,1998(4):34-34.
3
《走进新时代·中华百年歌典》出版[J]
.歌曲,1999,0(6):52-52.
4
谢其章.
周璇:《我的所以出走》 严华:《九年来的回忆》在《万象》的“分手告白”[J]
.大众电影,2004,0(8):44-45.
5
万青屴.
百年歌自苦 何幸有知音--纪念先师陆俨少[J]
.美术观察,2009(1):97-99.
6
陈新凤.
百年歌仔戏 两岸不老情——2001年海峡两岸歌仔戏发展交流研讨会侧记[J]
.福建艺术,2001(6):4-6.
人民音乐(评论)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