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7,共3页
同被引文献31
-
1陈家琪.语言与记忆[J].当代作家评论,1996(5):14-15. 被引量:2
-
2张新颖.《马桥词典》随笔[J].当代作家评论,1996(5):20-21. 被引量:12
-
3王建刚.不确定性:对韩少功文化心态的追踪[J].创作与评论,1998(2):39-44. 被引量:11
-
4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2(4):56-65. 被引量:12
-
5南帆.文明的悖论[J].文艺争鸣,2003(1):64-65. 被引量:10
-
6余杰.拼贴的印象 疲惫的中年[J].文艺争鸣,2003(1):69-70. 被引量:7
-
7张旭东.詹明信再解读[J].读书,2002(12):3-11. 被引量:15
-
8鲍曼 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9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54-56页第83页.
-
10齐格蒙特·鲍曼 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
二级引证文献142
-
1张明.生活的还原与审美的升华:孔子生活美学发微[J].中国美学研究,2022(2):20-43. 被引量:1
-
2赵耀.重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维度[J].华夏文化论坛,2024(1):210-217.
-
3王晓敏,杨建刚.康德美学与当代中国生活论美学的建构[J].华夏文化论坛,2022(2):175-182.
-
4黄小惠.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J].时代文学,2009(15):132-133. 被引量:1
-
5王英.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J].文教资料,2006(31):155-156.
-
6赵伯飞,郭丹丹.审美泛化的辩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
-
7张春琴.“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基于理论的反思[J].大家,2012(4):71-71.
-
8张楠,赵云,李秀华.印象主义小品《黄昏》的美学表现与演奏诠释[J].大家,2012(3):69-69.
-
9彭继媛.韩少功小说创作研究述评[J].理论与创作,2004(4):82-86. 被引量:1
-
10张均.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的1992-2002[J].小说评论,2004(6):22-2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