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外国随笔: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引进与实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外国随笔对中国现代随笔的发展和繁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发掘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 ,力图再现现代知识者引进和译介外国随笔的宏观图景 ,并在此基础上 ,探索和研究外国随笔理论和作品的创作方法、言说方式、美学特征 ,及其对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知识背景、人格气质、审美趣味等所构成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
黄科安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7-153,共7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中国现代随笔
现代知识者
译介
言说方式
创作方法
审美趣味
繁荣
实践
知识背景
丰富
分类号
I106.7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梁遇春著,吴福辉.梁遇春散文全编[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同被引文献
29
1
黄伟.
中国的伊利亚——梁遇春散文兼与兰姆随笔比较[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13-20.
被引量:3
2
韩素梅.
“急景流年”饮“春醪”——关于梁遇春“伊利亚”体散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S2):142-146.
被引量:6
3
冯钢.
吹尽狂沙始到金——读曹明伦译《培根随笔》[J]
.中国翻译,1999(3):36-38.
被引量:15
4
李光连.
忧伤、奇诡的美——梁遇春散文论[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2):59-65.
被引量:4
5
倪伟.
笑涡里的泪──谈梁遇春[J]
.文学评论,1996(2):140-148.
被引量:8
6
冯亦代.
“飘泊的幽灵”——小泉八云[J]
.读书,1991,0(8):138-141.
被引量:1
7
杜啸尘.
一种全新散文体式的创造——梁遇春与钱钟书散文合论[J]
.理论学刊,2004(8):122-124.
被引量:2
8
王明丽.
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90年代以来梁遇春散文中的想象性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5):24-28.
被引量:4
9
曾绍义.
读梁遇春散文《KISSING THE FIRE》(吻火)[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12):76-76.
被引量:2
10
马晓声.
梁遇春书评的风格[J]
.中国图书评论,1999(12):57-5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于婷婷.
梁遇春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375-376.
2
邵玲.
国内弗朗西斯·培根研究综述[J]
.企业导报,2013(7):263-263.
被引量:2
3
任克.
云与“灵”的世界:小泉八云作品创作特色研究[J]
.作家,2014,0(02X):123-12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任唤麟,马小桐.
培根旅游观及其对研学旅游的启示[J]
.旅游学刊,2018,33(9):145-150.
被引量:53
2
罗玲玉.
从语气系统看“Of Travel”的人际意义构建[J]
.语文学刊,2016,36(12):12-13.
被引量:1
1
何平.
《故乡》细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04(9):81-85.
被引量:7
2
王光东.
民间的现代之子──重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J]
.当代作家评论,2000(5):95-99.
被引量:22
3
黄科安.
中国现代随笔兴衰消长及其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50-53.
4
黄科安.
王纲解纽下的繁荣与兴盛——论创建阶段的中国现代随笔(1917-1937)[J]
.阴山学刊,2003,16(3):24-27.
5
陈悦.
蹇先艾乡土小说新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249-255.
被引量:3
6
王宇坤.
《憩园》——现代知识者启蒙意向的自省[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45-46.
7
陈继会.
文化视角中的“五四”乡土小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3):290-291.
8
黄科安.
返回与重释——中国现代知识者对古代随笔的创造性转化[J]
.甘肃社会科学,2003(3):7-11.
9
黄科安.
诙谐:中国现代随笔观念的艺术构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896-901.
10
黄科安.
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随笔的话语建构[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39-44.
外国文学研究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