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影响因子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15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Impact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期刊影响因子,从科技期刊定位和功能意义上,分析了科技期刊与科学事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论文被引用后实质上是对科学事业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而并非是对期刊自身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影响因子是关于期刊载文量的一个相对指标,不能简单地看其比值的大小和排名的高低,而重要的是看其实际输出量(被引频次)的大小。
作者
何荣利
机构地区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
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3,共3页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关键词
科学事业
科技期刊
期刊影响因子
被引频次
载文量
大小
实际
经济发展
排名
相对指标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6
1
潘云涛,马峥,等.
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23-28.
被引量:16
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会.深切悼念卢嘉锡院士[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4):241-241.
3
路甬祥.在新的世纪再创新的辉煌—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暨迎春茶话会上的书面讲话[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2):65-65.
4
路甬祥.力足创新走向世界—在中国科学院期刊获国家奖表彰大会上的书面讲话[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201-201.
5
王士敏,邱丽,张军,李穆,陈玉堂.
从科技传播学看高校学报的办刊出路[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3):257-259.
被引量:4
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3):343-34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金昌.
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的新特点[J]
.求是,2002(2):36-37.
被引量:4
2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
3
陈玉堂 王士敏 张军 等.号脉诊病,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高校学报工作改革的思考[J].河北科技:赶学学报,1998,19:7-10.
4
黄攸立 见:孙宝寅 曹自学.科技传播的过程与环节[A].见:孙宝寅,曹自学.科技传播研究——首届科技传播研究会论文选[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02-106.
5
吴石忠.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期刊[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I-Ⅲ.
6
陈玉堂,王士敏,张军,李穆,皇甫练真,朱宝昌,温晓平.
集约经营 联合办刊 集中专业 分科出版——高校学报工作改革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8(1):33-35.
被引量:48
7
王利群,赵军平.
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J]
.编辑学报,1999,11(2):79-80.
被引量:52
8
钟天明.
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变革与编辑的转型[J]
.编辑学报,2001,13(2):91-93.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36
1
李如森,彭彩红,赵福荣.
大学学报传播及发行方式的创新[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82-85.
被引量:3
2
张洁,王倩,董应才,吴晓利.
浅论学术期刊人力资源激励机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5(7):77-79.
被引量:8
3
张永平,陈继华.
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途径[J]
.编辑学报,2004,16(3):197-198.
被引量:11
4
李晓琦,季山,李向东.
2001年黑龙江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综合评价[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31(2):110-112.
5
李洁,薛亚玲,黄浩正.
1994-2003年《宁夏医学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6-8.
被引量:3
6
陈玲.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能否产业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1):100-103.
被引量:4
7
魏振枢,魏蕾,王炳君,汤丽萍,吕志远,胡玉琳,刘海燕,曹沛.
论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2):99-101.
被引量:1
8
蔡斐.
如何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J]
.编辑学报,2005,17(2):133-134.
被引量:9
9
刘振兴.
对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269-271.
被引量:43
10
何荣利.
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00-503.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91
1
陈冠初.
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问题[J]
.编辑学报,2004,16(4):240-242.
被引量:42
2
张玉华,潘云涛,马峥.
科技论文评估方法研究[J]
.编辑学报,2004,16(4):243-244.
被引量:56
3
李晓红,于善清.
慎重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技期刊[J]
.情报科学,2005,23(1):75-77.
被引量:29
4
张冬玲,姜春林.
关于期刊影响因子在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的应用问题[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120-121.
被引量:8
5
徐兴余,陈志强.
影响因子(IF)在中文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局限性[J]
.情报资料工作,2005,26(3):98-99.
被引量:14
6
姜春林,张冬玲.
期刊影响因子:研究生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3):86-89.
被引量:13
7
徐兴余.
关于影响因子的评价效用问题[J]
.现代情报,2005,25(7):19-21.
被引量:6
8
陈家顺.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非学术因素分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133-135.
被引量:12
9
史红,包务业,游苏宁.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J]
.编辑学报,2005,17(5):313-316.
被引量:39
10
樊怡菁.
SCIE与Scopus数据库之比较[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106-10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5
1
黄萍,罗彦卿,王艳,谭红梅,马莎.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措施[J]
.编辑学报,2006,18(S1):180-181.
被引量:21
2
余以胜.
JCR指标的期刊计量与评价研究——以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为例[J]
.评价与管理,2008,6(3):23-28.
被引量:2
3
余以胜.
JCR指标的学科计量与评价研究——以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76-80.
被引量:7
4
孙玉玲,杨克魁.
我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与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2):157-158.
被引量:8
5
余以胜.
JCR指标的期刊计量与评价研究——以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6):88-91.
被引量:3
6
刘雪立,秦小川.
解读“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声明”[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98-100.
被引量:14
7
余以胜,周朴雄.
JCR指标的期刊计量与评价研究——以图书与情报科学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84-87.
被引量:3
8
张军,张士莹,曹家麟.
科技期刊引证指标与刊物影响力关系[J]
.出版发行研究,2009(3):62-64.
被引量:9
9
郑非.
学术评价与科技文献数据库[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73-75.
10
王艳,王婷.
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评价[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2):1769-177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李琼,周小云,林丽珊,曹超雄.
新世纪初十年《热带气象学报》的发展[J]
.编辑学报,2010,22(S1):3-5.
被引量:1
2
谷玉荣.
图书馆外文电子核心期刊保障研究——以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5):43-48.
被引量:6
3
倪慧群,杨瑞春.
华南农业大学SCI收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425-427.
被引量:3
4
董媛媛.
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3):92-93.
被引量:4
5
杨兵,彭超群,袁赛前,王海东.
相对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和科研评价中的应用[J]
.编辑学报,2008,20(5):466-468.
被引量:16
6
秦江敏,王荣.
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35-38.
被引量:10
7
陈培颖,任艳青,林莉,陈湘.
浅谈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科技期刊发展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36-938.
被引量:3
8
马建华,陈敏,朱雪莲.
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途径[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4):93-96.
被引量:5
9
张彤,刘英佳,刘英虹.
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析[J]
.天津科技,2010,37(1):101-104.
被引量:4
10
方红玲.
2003~2008年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197-200.
被引量:59
1
吴建华.
档案利用率与档案利用频率辨析[J]
.湖北档案,1996,0(2):16-16.
2
钟华.
选题组稿与科技期刊质量关系研究[J]
.铜业工程,2001(4):51-52.
被引量:1
3
曾锦标.
文学期刊三题[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80-83.
4
刘晓蓓.
10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6):11-13.
被引量:2
5
罗淑彬.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4):140-142.
6
王芳.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J]
.中国出版,2015(17):41-43.
被引量:2
7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版)[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被引量:1
8
岳洪江.
我国科学基金资助成果学科与机构分布特征[J]
.情报杂志,2004,23(12):33-35.
被引量:4
9
邓彦.
论高校图书馆学风指数模型的建立[J]
.新世纪图书馆,2008(1):43-44.
被引量:6
10
闵征(摘编).
幸福是一个相对指标[J]
.中国监狱学刊,2012,27(5):156-156.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