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湿热相火 为病最多——丹溪对东垣之学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朱丹溪继承并发展了东垣之学,在湿热和相火两个方面尤有发挥。丹溪扩充了湿热证治的范畴,使杂证中湿热的辨治渐趋完备而为后世所师法;丹溪还首先澄清了相火的概念,比较清晰而又全面地阐明了相火的意义,其立论已成为后世医家的理论所据。
作者
宋经中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学院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0-32,共3页
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朱丹溪
湿热
相火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55
1
黄菊林.
中花吴茱萸栽培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4(11):6-6.
被引量:3
2
杨震.
运用相火学说诊治肝病初探[J]
.陕西中医,1994,15(11):506-507.
被引量:2
3
云刚,李晓光.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管见[J]
.内蒙古中医药,2006,25(5):38-38.
被引量:7
4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2):137-140.
被引量:306
5
周小军,田道法,王士贞.
EB病毒感染与中医“伏邪”[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17-18.
被引量:17
6
要全保,陈敏.
彭培初从相火论治杂病经验举要[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5):16-18.
被引量:3
7
江花,王鸿度.
相火学说争议考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458-460.
被引量:6
8
张红梅,赵志礼,王长虹,王峥涛.
吴茱萸的本草考证[J]
.中药材,2011,34(2):307-309.
被引量:15
9
刘时觉.
《丹溪心法》及朱氏相关著作考[J]
.中华医史杂志,1995,25(2):111-113.
被引量:6
10
班光国.
吕志杰教授“三因学说”新解[J]
.新中医,2011,43(12):162-16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李国臣,朱少铭,张晶晶.
相火理论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7):872-874.
被引量:20
2
于明辰,马秀琴.
从湿热相火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8):71-73.
被引量:1
3
李艳英,黄能听,韩馥蔓,杨秀伟.
左金丸的古代文献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2):39-47.
被引量:17
4
马凰富,王月,王晏美,郁强,来丽霞,肖鑫,李佳楠.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临床常用药对探析[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3,37(4):235-237.
被引量:1
5
邱旭峰,侯波,黄陈招,陈泽才,彭培初.
彭培初从湿热相火论治青少年痤疮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3):15-1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曾旋丽,王国锐,陈春益,于涛.
浅析左氏气机升降针法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J]
.四川中医,2022,40(10):7-10.
被引量:1
2
朱广辉,李杰.
基于“阳非有余”及“阳常有余”探讨温阳法论治恶性肿瘤[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2):41-44.
被引量:16
3
贾耿.
“小心”命门与三焦相表里的本质关系——兼与周波《三焦的实体、命名及与心主的表里关系》共鸣[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9):14-23.
被引量:2
4
李英敏.
为了青山长在 绿水长流──呼伦贝尔盟生态环境建设纪实[J]
.内蒙古宣传,2000(1):22-23.
5
张景景,张进军,金虹,王静.
“调肝”法论治痤疮经验探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58-61.
被引量:7
6
张强,贾默然,朱文静,邵逸群,盛东亚,王名杨,余本坚,彭煜.
彭培初运用镇肝熄风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2):9-11.
被引量:5
7
李迎真,杜战平,张清松,陈淑惠,陈柏书.
基于“未病先防”理论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3):464-466.
8
周晴,魏绍斌.
基于阴火理论论治妇科崩漏[J]
.广西中医药,2021,44(5):47-49.
9
张雪珥,陈安婧,叶晟桢,刘娥,郭静.
艾儒棣教授从“郁热相火”论治肝郁血热型玫瑰痤疮[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1):61-64.
被引量:8
10
许芸,王芙蓉.
李东垣“阳升阴降”与朱丹溪“阴升阳降”之比较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6):10-13.
被引量:8
1
陈宁勇.
张仲景对霍乱的辨治[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1043-1044.
被引量:6
2
郝毅.
于作盈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撷粹[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179-179.
被引量:4
3
余家盘.
师法仲景用生半夏[J]
.北京中医,1993,12(6):33-34.
4
周才根,刘镇中.
刘镇中老师治泄九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097-5098.
5
李益华.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临证举隅[J]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09-110.
被引量:2
6
姜玥,张桂赫.
仲景风湿治法浅议[J]
.中医研究,2008,21(12):4-6.
7
李云.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105-106.
被引量:2
8
唐英,王宗杰,邵剑楠,杨戈,李日成.
鼻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10,39(4):60-61.
被引量:3
9
陈新海,董正华,李世梅.
杜雨茂教授从三焦论治肾病综合征初探[J]
.四川中医,2013,31(11):5-8.
被引量:6
10
张晨,薛燕星,赵冰.
薛伯寿辨治热病经验撷菁[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2):98-100.
被引量:2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