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1983年郑俊怀受命做厂长时,总共只有41万元家当,职工76人,年利税4.7万元,是一组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数字。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企业在郑俊怀的带领下,有了超速的发展,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伊利从一个几千万销售收入的企业发展为主营业务收入62.99亿元的全国乳业巨头,居中国乳制品行业销售第一位。2004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达43.44亿元,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在前不久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估的"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中,伊利以127.87亿元名列第38位,进入了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前列。 不可否认,伊利这十几年的经营是成功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伊利似乎还是存在一些危机,特别是表现在品牌方面。伊利的品牌建设与维护,存在有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伊利当前的发展,也会影响伊利未来的持续成长空间。
出处
《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3,共8页
Enterprise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