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蜕变中的蝴蝶——论民初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初小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基于两个目的 ,一是试图加强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二是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之途径作出多方面的思考。
作者
汤哲声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小说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蜕变
蝴蝶
价值取向
目的
民初
现代化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89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9
1
《闲话礼拜六》,《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1月出版.
2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1922,13(7).
3
《文学研究会宣言》[J].小说月报,1921,.
4
周瘦鹃.《闲话礼拜六》,《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1月版.
5
《眉语宣言》[J].眉语,(1914).
6
《小说新报发刊词》[J].小说新报,(1915).
7
《游戏杂志序》[J].游戏杂志,(1913).
8
朱自清.《论严肃》,《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
9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
海上蠡勺居士.《瀛寰琐记叙》[J].瀛寰琐记,.
共引文献
289
1
郭浩帆.
《新小说社征文启》及其价值和意义[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44-47.
被引量:4
2
路英勇.
论晚清中西小说论的审美趣味演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13-15.
3
张卫中.
“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08-111.
被引量:8
4
谢晓霞.
杂志空间与民初短篇小说的兴盛[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80-83.
被引量:1
5
王嘉良.
从形态论切入:现实主义研究的可取视角[J]
.浙江学刊,2004(4):151-156.
6
李洁.
浅析《月月小说》与《新小说》之继承渊源[J]
.明清小说研究,2002(2):241-244.
被引量:1
7
范伯群.
论“都市乡土小说”[J]
.文学评论,2002(3):112-119.
被引量:27
8
王晓初.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形成的历史轨迹[J]
.文学评论,2002(2):98-106.
被引量:11
9
黄永林.
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分野[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55-60.
被引量:4
10
汤哲声.
论九十年代中国通俗小说[J]
.文学评论,2002(1):109-11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8
1
文茜.
论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主题形态与观念转变[J]
.中国文学研究,2009(2):82-85.
被引量:3
2
李杨.
“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J]
.南方文坛,2003(1):10-12.
被引量:14
3
陈立旭.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3(1):114-122.
被引量:7
4
程华平.
梁启超报业思想对其小说理论及小说创作的影响[J]
.文艺理论研究,1999(3):51-58.
被引量:2
5
柳珊.
前夜的涌动──论民国初期的小说理论[J]
.文艺理论研究,1999(6):49-58.
被引量:4
6
曾扬华.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10-14.
被引量:3
7
欧阳健.
晚清新小说的生成和价值内涵[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3):16-22.
被引量:2
8
袁荻涌.
近代中日政治小说比较[J]
.青海社会科学,1997(4):67-71.
被引量:4
9
米伦娜.维林奇罗瓦,赵鑫虎.
论晚清小说的叙述方式[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5(1):92-99.
被引量:1
10
王学钧.
晚清“小说界革命”与小说市场[J]
.明清小说研究,1997(3):198-2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李红秀.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通俗化流变[J]
.天府新论,2004(4):112-116.
2
薛峰.
文艺遗产与中国电影的“公民启蒙”[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59-68.
3
倪贝贝.
清末民初白话小说研究现状综述[J]
.华中人文论丛,2011(1):181-185.
4
谢飘云,张松才.
近百年来“小说界革命”研究述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7-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邓阳.
探析《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新小说本体[J]
.山东青年,2019,0(9):230-232.
2
黎燕.
近十年来康有为学术研究述评[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3):67-70.
3
宋刚.
反思现代性视域下的“小说界革命”研究[J]
.天中学刊,2015,30(4):110-113.
1
张戈平.
外国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兼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0-32.
2
许志英.
当代文学前瞻[J]
.文学评论,2001(4):141-145.
被引量:3
3
曹晋.
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访南京大学叶子铭教授[J]
.探索与争鸣,2001(2):28-31.
4
袁进.
论近代短篇小说的发展[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51-54.
5
孙超.
姚鹓雏“文宗畏庐”的编译小说[J]
.中国文学研究,2014(1):63-66.
被引量:2
6
李国平.
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化[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30.
7
刘纳.
民初小说的情感取向和文体特色[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5(3):25-31.
被引量:3
8
张蕾.
从魏子安到林琴南——论姚鹓雏小说的师承[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5):134-146.
9
李国平.
民初小说的价值重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1):87-91.
10
包妍,程革.
“个体”的崛起与突围——对“崛起派”中个体意识的思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4):107-112.
文学评论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