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都市报的分化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果从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起步算起,都市报已经经历了产生、发展和繁荣的10年历程。那些领报业改革风气之先的都市报人们,开始寻求都市报在到达顶峰之后的突破。都市报面临分化的重大转折。分化既是报人们的自觉追求,也是社会借助市场之手对于都市报乃至整个报业发出的吁求。目前,以都市报为总称的报纸已经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有的属于自身的变革,
作者
孙玮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2004年第12期21-23,共3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报业改革
报纸
重大
历程
年历
突破
自觉
自身
追求
分类号
G216.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2
1
刘为民.
都市类报纸主旋律报道的创新[J]
.中国记者,2003(7):25-27.
被引量:2
2
谭梦玲,董天策.
打造“思想的圆桌会议”——《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简析[J]
.新闻记者,2003(11):15-1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詹正凯.《程益中:另类报纸其实是为了更主流》.www.cddc.net,(2002—9—11).
2
朱健国.《“时评热”与“民主泡沫”》.www.bbs.cyol.com(2003-2-17). W3,VV~.bbs.cy01.com(2003—2—17).,.
3
.[N].《南方都市报》第2版,2002年3月4日.
4
马少华.
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2,24(3):36-41.
被引量:13
5
焦国标.
论兼听权[J]
.国际新闻界,2002,24(5):26-3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6
1
赵勋.
新时期都市报时评繁荣的背景与特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137-140.
被引量:1
2
陈致烽,吴林增.
谈都市报对“主旋律”题材报道的创新——以《海峡都市报》“海西”系列专题报道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26(5):48-52.
3
苏蕾.
繁荣的新闻评论实践与公共性的缺失[J]
.新闻知识,2010(2):9-11.
4
张孺海,肖杨.
都市报时评论[J]
.新闻前哨,2011(7):12-15.
5
矫菲.
浅析都市报言论的特色——以《大河报》时评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0):110-112.
6
王贵刚.
都市报时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5):155-156.
同被引文献
103
1
徐如俊.
中国报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展望[J]
.中国报业,2004(7):32-33.
被引量:1
2
潘昌松.
创新改革 提升竞争力——2004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综述[J]
.中国报业,2004(7):34-36.
被引量:1
3
李佩钰.
从《中国经营报》的发展看经济类报纸的生存空间[J]
.中国报业,2004(7):45-49.
被引量:1
4
彭剑.
都市报经营模式的新发展——试析《华西都市报》的经营模式[J]
.新闻实践,2002(5):23-24.
被引量:1
5
龚惠民.
实践“三贴近” 创新走市场——《南京日报》打造现代都市新型党报[J]
.新闻实践,2004(8):3-5.
被引量:2
6
蔡蕾,赵成旭.
我国网络媒体与同性恋亚文化传播[J]
.东南传播,2007(9):38-39.
被引量:12
7
颜旭.
试论中英文语境中的“协商”概念——兼议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词的中文译名[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27-28.
被引量:2
8
肖存良.
政治吸纳·政治参与·政治稳定——对中国政治稳定的一种解释[J]
.江苏社会科学,2014(4):72-79.
被引量:56
9
王娟,陈磊.
影响报业“跨地区”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J]
.传媒观察,2004(7):37-39.
被引量:3
10
喻国明.
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J]
.当代传播,2004(4):1-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1
1
漆亚林.
解析后都市报时代的显性特征[J]
.新闻界,2005(4):39-40.
被引量:1
2
刘鹏.
中国报业:态势与变革——2004年中国报业市场动态及相关论述综述[J]
.新闻知识,2005(4):3-8.
被引量:1
3
朱庆好.
论都市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3):158-161.
被引量:1
4
李淑瑛.
宁波都市类报纸发展前景探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3):28-30.
被引量:1
5
朱庆好.
关于都市报主流化发展方向的反思与调整[J]
.前沿,2006(7):218-220.
被引量:2
6
李艳红.
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
.开放时代,2006(6):5-21.
被引量:54
7
张伟.
传媒转型的逻辑与使命[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7-61.
8
张涛甫.
市场压力下的“维新”运动[J]
.青年记者,2009(10):18-20.
9
吴畅畅,贾佳.
艾滋病、“现身”媒介的合法性与权利行动的可能——基于《人民日报》与都市报的文本研究[J]
.开放时代,2010(11):106-132.
被引量:5
10
宋妍.
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
.现代视听,2009,0(12):71-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刘伟伟.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三大理论视角与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1):40-55.
2
陈水坚.
新闻传播生态下的舆论失控现象分析——以“江歌案”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15):43-45.
3
连水兴.
大众传媒与公民社会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东南传播,2007(8):76-77.
被引量:2
4
程杨君.
浅谈报业市场化的环境支持[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6):109-111.
5
漆亚林.
后都市报的品牌营销策略[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69-71.
6
程遥.
超越“工具理性”——试析大众传媒条件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J]
.城市规划,2007,31(11):57-63.
被引量:20
7
丁生忠.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弱势群体问题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08,22(1):45-47.
被引量:5
8
吴华伟.
都市类报纸主流化研究综述[J]
.青年记者,2008(8):64-65.
9
吴飞.
“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J]
.社会学研究,2009(2):177-199.
被引量:165
10
冯敏.
从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看媒体作为[J]
.新闻世界,2009(5):99-101.
被引量:2
1
于明波.
大学图书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5):162-163.
被引量:1
2
陈炜华.
打造新锐品牌期刊的探索[J]
.编辑之友,2007(3):62-63.
3
李萍.
做一名创新型记者[J]
.中国地市报人,2011(11):73-74.
4
郭伟.
用“亲近”的力量突围——谈《南通周刊》的生活服务实践[J]
.新闻传播,2014(9X):59-59.
5
余炳毛.
编辑的作者意识与作者的编辑意识[J]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3(6):89-91.
6
何周富.
论社科期刊的文化个性[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20(3):72-75.
7
姜华.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J]
.当代电视,2002(11):60-61.
8
颜芳.
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角色定位[J]
.传媒观察,2016,0(11):43-44.
被引量:3
9
徐雁.
"插图不但有趣且亦有益"[J]
.中国图书评论,2004,27(12):33-34.
被引量:1
10
赵政民.
让创新成为学术期刊的新常态——《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读后之畅想[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69-70.
新闻记者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