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网络媒体与同性恋亚文化传播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目前存在于网络媒体中的各种同性恋信息以及相关的知名网站及网络信息组成,同时探讨了同性恋亚文化在网络中盛行的原因,并试图找到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蔡蕾
赵成旭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出处
《东南传播》
2007年第9期38-39,共2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网络
同性恋
传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5
1
杨倩.
国内媒体对同性恋现象报道的分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54-55.
被引量:6
2
王希,庾泳,肖水源,孙铮.
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2):122-127.
被引量:12
3
陈亚亚.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J]
.社会,2009,29(4):107-129.
被引量:15
4
童莉.
中国首次公布男同性恋人数及感染HIV病毒情况[J]
.性教育与生殖健康,2005(1):62-63.
被引量:8
5
廖云路,钱国康,王小兰.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都市报对同性恋群体的形象构建[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4(2):63-6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郭剑,马骏.
网络调查在同性恋人群研究中的应用[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4):498-499.
被引量:4
2
廉卫东.
网络空间de同性恋群体及其建构[J]
.东南传播,2007(5):39-40.
被引量:6
3
蔡蕾,赵成旭.
我国网络媒体与同性恋亚文化传播[J]
.东南传播,2007(9):38-39.
被引量:12
4
王建明.
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2):36-38.
被引量:3
5
余放争,杨国纲,余翔.
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J]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5,18(12):1758-1761.
被引量:26
6
张红涛,王二平.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63-168.
被引量:149
7
余睿.
主流语境下的同性恋网络传播——对中国首个政府支持的《同志论坛》设立的思考[J]
.新闻传播,2007(1):48-49.
被引量:3
8
魏伟.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J]
.社会,2007,27(1):67-97.
被引量:45
9
切尔,大卫.2005.家庭生活的社会学[M].北京:中华书局.
10
巴比,艾尔.2005.社会学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共引文献
38
1
廉卫东.
网络空间de同性恋群体及其建构[J]
.东南传播,2007(5):39-40.
被引量:6
2
唐传英,孙振祥.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启示——基于北京市12所高校36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1):134-136.
被引量:1
3
徐永芳.
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现状及预防[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89-2090.
被引量:11
4
赖文红,罗映娟.
男男性接触者高危行为与HIV感染[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3):186-189.
被引量:13
5
李尽臣,陈志霞.
近10年国内婚外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妇女研究论丛,2010(6):94-101.
被引量:2
6
张健.
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还有多远——一个法社会学的考察[J]
.德州学院学报,2010,26(5):68-72.
被引量:2
7
张健.
中国语境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困境与现实——一个法社会学的解读[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0):84-86.
被引量:3
8
王晴锋.
生存现状、话语演变和异质的声音——90年代以来的同性恋研究[J]
.青年研究,2011(5):83-93.
被引量:13
9
梁斌,亢旭东.
成都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1-212.
被引量:14
10
牛立腾,王伊欢.
同性恋者的场所转换[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65-74.
同被引文献
94
1
林琳.
刍议中国同性恋的立法[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13-117.
被引量:4
2
廉卫东.
网络空间de同性恋群体及其建构[J]
.东南传播,2007(5):39-40.
被引量:6
3
孙玮.
论都市报的分化[J]
.新闻记者,2004(12):21-23.
被引量:11
4
孙玮.
日常生活的政治——中国大陆通俗报纸的政治作为[J]
.新闻大学,2004(82):15-19.
被引量:7
5
余放争,杨国纲,余翔.
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J]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5,18(12):1758-1761.
被引量:26
6
彭薇.
国内媒体同性恋报道现状分析[J]
.青年记者,2006(2):33-34.
被引量:5
7
陆树程,卢凌云.
公正:对待同性恋者的主要伦理原则[J]
.医学与哲学(A),2006,27(5):37-38.
被引量:4
8
汪晖,许燕.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
.甘肃社会科学,2006(4):235-248.
被引量:78
9
张红涛,王二平.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63-168.
被引量:149
10
余睿.
主流语境下的同性恋网络传播——对中国首个政府支持的同性恋论坛的思考[J]
.新闻知识,2007(1):46-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吴畅畅,贾佳.
艾滋病、“现身”媒介的合法性与权利行动的可能——基于《人民日报》与都市报的文本研究[J]
.开放时代,2010(11):106-132.
被引量:5
2
王希,庾泳,肖水源,孙铮.
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2):122-127.
被引量:12
3
杨倩.
国内媒体对同性恋现象报道的分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54-55.
被引量:6
4
廖云路,钱国康,王小兰.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都市报对同性恋群体的形象构建[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4(2):63-66.
被引量:3
5
吴冬华,陈佳钏.
广州同性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公众态度调查[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8(5):70-75.
被引量:7
6
佘文斌.
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1):144-148.
被引量:7
7
国青,张健,吴天亮,陈国永,吴多文.
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审视同性恋面临的有关问题[J]
.中国性科学,2013,22(12):91-93.
被引量:1
8
高元兵.
同性恋人群吸毒问题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2):20-22.
被引量:2
9
刘懿璇.
对同性恋群体的研究分析——以新媒体为出发点[J]
.长江丛刊,2016(3):36-36.
10
王旭辉,刘文博.
互联网使用与公众对同性恋的包容程度——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3):89-9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陈燕,齐心悦.
浅析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信任与民众包容度关系——基于CSS2017的数据分析[J]
.现代营销(上),2023(12):134-136.
2
蔡蕾,赵成旭.
我国网络媒体与同性恋亚文化传播[J]
.东南传播,2007(9):38-39.
被引量:12
3
唐传英,孙振祥.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启示——基于北京市12所高校36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1):134-136.
被引量:1
4
梁斌,亢旭东.
成都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1-212.
被引量:14
5
常进锋,陆卫群.
同性恋自杀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青年与社会,2013(2):291-291.
被引量:3
6
郭文汇,杜敏.
对同性恋现象的简要分析——读《同性恋亚文化》[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5):124-126.
被引量:3
7
常进锋,陆卫群.
已婚男同性恋者婚姻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3,22(7):97-100.
被引量:8
8
石宇凡.
同性婚姻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0):241-241.
9
唐日新,孙艳芳.
中国心理学中同性恋研究综述[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5):49-55.
被引量:11
10
陈孝柱.
健康传播视角下艾滋病人的媒介形象研究——以《南方周末》近年来相关报道为中心[J]
.魅力中国,2013(26):49-49.
1
余睿.
主流语境下的同性恋网络传播——对中国首个政府支持的《同志论坛》设立的思考[J]
.新闻传播,2007(1):48-49.
被引量:3
2
凌彬.
微博时代的亚文化传播[J]
.新闻世界,2013(10):239-240.
被引量:1
3
王洪冰.
“网络恶搞”的传播特性分析——以“杜甫很忙”事件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5,0(3X):176-177.
4
徐铭瞳.
基于网络媒介的亚文化传播及发展[J]
.新媒体研究,2015,1(14):13-14.
被引量:6
5
郑士贵.
妥善处理科技档案与科技保密的关系[J]
.管理观察,1995,0(5):34-34.
6
崔碧辉.
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管见[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4,14(1):44-46.
7
单文盛,吕言.
自媒体语境下的亚文化传播综述[J]
.东南传播,2016(7):48-50.
被引量:3
8
李铁锤.
网络热词:一种亚文化传播的民意表达[J]
.当代传播,2015(3):85-87.
被引量:30
9
雷人招聘[J]
.乡镇论坛,2009(36):36-36.
10
佚名.
雷人招聘节选录[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1(24):15-15.
东南传播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