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A comparative study among the Chinese, Japanese and American evaluation systems in P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构建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中、日、美三国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对比、分析后 ,对我国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
屈东华
周艳丽
周珂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浙江体育科学》
2001年第6期52-54,58,共4页
Zhejiang Sport Science
关键词
体育
教学评价
比较研究
分类号
G804.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曲宗湖 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仇建生.
改革《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变“体能达标”为“体质达标”[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78-80.
被引量:15
3
季克异.
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J]
.中国学校体育,2001,20(2).
被引量:96
4
曲宗湖 扬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448
1
仇庆根.
农村中学生健康现状与对策[J]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27-29.
2
罗平.
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制的讨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z1):120-122.
3
何雅丽.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S1):94-96.
4
冀晓斌,徐佳.
对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历程的思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3):115-117.
被引量:5
5
张亚平.
如何加强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238-240.
被引量:3
6
丁勇春.
对中学《体育与健康》实验教材试用效果的调查[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3):269-274.
7
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终生体育意识[J]
.知识经济,2008(2):117-117.
8
赵云龙.
国民体质检测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J]
.体育世界,2012(6):125-126.
被引量:1
9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10
吴娟,秦巧云,茆晓静.
浅谈课间操改革的尝试与探索[J]
.中国学校体育,2011,30(S1):7-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徐新红.
关于高师艺舞类课程的改革与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59-60.
被引量:3
2
田佳佳,王虹.
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业球类课程改革及培养目标刍议[J]
.四川体育科学,2001,20(3):62-63.
被引量:4
3
龚德贵,黄阵,钟秉枢,左琼,余学锋.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26-30.
被引量:44
4
冯守东.
高师体育系篮球技术课教学手段改革的实验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92-94.
被引量:18
5
许红峰,黄汉升,梅雪雄,陈俊钦,洪泰田,林取用,余奎康,陶玉萍.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1999,3(3):1-7.
被引量:14
6
吕力.
多维体育学习评价法构想[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4):111-113.
被引量:1
7
姚蕾,闻勇.
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92-94.
被引量:176
8
杨祖辉.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球类课程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23-25.
被引量:6
9
宋亚炳.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233-236.
被引量:34
10
田振军,李振斌,徐振鹏.
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与定位[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1):30-33.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3
1
冯守东,周珂.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球类课整体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73-76.
被引量:1
2
张亚平.
现阶段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发展[J]
.中国学校体育,2006,25(7):7-9.
被引量:10
3
屈东华,刘红.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球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04,8(1):60-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建敏.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球类技术学科现状及思考[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2):23-24.
被引量:2
2
张旺.
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评价尝试[J]
.体育教学,2007,27(3):15-16.
3
徐大从,苗青.
分级目标下多元体育教学评价的尝试[J]
.体育教学,2007,27(5):23-24.
被引量:2
4
张亚平.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5):57-58.
被引量:8
5
徐洪秋.
浅谈体育课的评价及学生课堂学习评价与体育成绩的评定[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50-52.
被引量:3
6
王佃娥,杜发强,王雪征,宋宏生.
新课标时期高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37-41.
被引量:3
7
白洁,朱玉霞.
基于系统论视域下的基础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2):150-153.
被引量:3
8
薛晓东.
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思考[J]
.体育教学,2012,32(10):57-59.
被引量:1
9
邢月丽.
对我院健美操选项课考核评价现状的调查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7):117-118.
被引量:1
10
许坤长.
把握体育心理教学,促进学生阳光成长[J]
.考试周刊,2015,0(57):121-121.
1
屈东华,周珂,周艳丽.
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02,21(2):5-6.
被引量:4
2
武德金.
解读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J]
.考试周刊,2008,0(25):152-152.
3
陈平.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5):111-112.
被引量:1
4
陈思奇.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体育学习评价体系[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88-90.
被引量:12
5
杨磊,蒋钢强.
关于构建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设想[J]
.体育科学研究,2005,9(4):64-67.
被引量:1
6
于向,王竹君.
体育教学改革中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运动,2016(9):81-82.
7
贝迎九.
《体质健康标准》下普通高校女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66-68.
8
金林群.
高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68-169.
被引量:1
9
李红艳.
构建高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9):39-39.
10
陈峰.
学校体育与生存教育[J]
.梧州学院学报,2009,19(6):79-82.
被引量:1
浙江体育科学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