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短道速滑运动员弯道滑跑下肢小肌肉群静力性工作特点及其训练
被引量:
6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low leg small muscles of static working condition in skating the curve for short track ska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剖学角度,分析短道速滑弯道下肢小肌肉群静力性工作特点,指出下肢小肌肉群对弯道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对下肢小肌肉群的训练提出一些相应建议。
作者
章民
王珂
邹晓峰
曲新艺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冰雪运动》
2002年第2期19-19,25,共2页
China Winter Sports
关键词
小肌肉群
静力性
短道速滑
训练
运动员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物力学
下肢
工作特点
重要作用
分类号
G862.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82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2
1
郭成江,刘淑瑞.
短道速滑技术浅析[J]
.冰雪运动,1995,17(4):17-18.
被引量:3
2
张强,姜立嘉,程冬美.
短跑道速滑弯道技术训练的关键[J]
.冰雪运动,1995,17(2):26-2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
1
米博.
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接力过程踝膝关节角度运动学特征及预测模型的研究[J]
.冰雪运动,2008,30(4):15-18.
被引量:14
2
李悦.
对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2):1508-1511.
被引量:6
3
王杨,周继和,王帅,刘国辉.
基于VR技术对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出弯道技战术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4):108-113.
被引量:7
4
李欣,邵中平.
基于速度特征的我国冬奥会速滑女子1000 m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研究[J]
.冰雪运动,2021,43(3):5-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0
1
曾思明,王静,林立中.
短道速滑滑跑技术常见错误动作及对策[J]
.冰雪运动,1999,21(1):15-17.
被引量:5
2
于海燕.
从第18届冬奥会看我国速滑项目的发展[J]
.冰雪运动,1998,20(2):1-6.
被引量:14
3
路海民.
简析速度滑冰中髋、膝、踝三关节的蹬冰作用[J]
.黑河教育,2003(5).
被引量:1
4
王达璐,南相华.
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能力的影响[J]
.冰雪运动,2011,33(5):10-14.
被引量:6
5
陈小平.
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J]
.体育科学,2004,24(11):45-50.
被引量:62
6
张铁民,王立国,邹晓峰.
速滑运动员男子500m出弯道技术运动学分析[J]
.冰雪运动,2002,24(3):6-7.
被引量:5
7
纪仲秋,姜桂萍,王小虹.
短道速度滑冰技术动作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2):55-58.
被引量:22
8
陈光磊.
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几点认识[J]
.冰雪运动,2005,27(3):1-2.
被引量:25
9
孙奭琪,许水生.
对韩国短道速滑运动社会体育体制的探讨[J]
.冰雪运动,2005,27(5):13-14.
被引量:14
10
韩晔,李丽,付凯.
室内短道速滑弯道蹬冰动作的解剖学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6):43-4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杜长亮,代青松.
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入弯与出弯躯干角度的运动学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2):27-28.
被引量:6
2
刘广彬,刘滨.
速度滑冰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J]
.冰雪运动,2008,30(5):6-9.
被引量:19
3
李子龙,崔越莉.
短道速滑弯道蹬冰原动肌分析及中医放松手段[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1(4):98-100.
被引量:4
4
郭子健,金鑫.
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小肌肉群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J]
.企业文化(中),2012(6):144-144.
被引量:2
5
邓雪峰,南相华,高升,杨佳.
短道弯道技术训练对速度滑冰弯道技术提高的影响[J]
.冰雪运动,2013,35(1):1-3.
被引量:13
6
熊铮.
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的探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21):246-24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姜帅先.
基于运动特点高校滑冰运动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探究[J]
.体育视野,2020(4):63-64.
2
刘洪邦.
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训练影响因素与实践策略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7):10-12.
被引量:1
3
侯祥.
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实践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9):10-12.
被引量:1
4
王景茹.
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创新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
被引量:1
5
张奇梅.
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的规范性要求[J]
.冰雪运动,2013,35(6):5-7.
被引量:2
6
王智勇.
放松技术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短距离滑跑技术与成绩的影响[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235-235.
7
王智勇,冯文全,陈月亮.
对速滑短距离项目特征的思考[J]
.冰雪运动,2009,31(3):13-16.
被引量:38
8
王义智,杨春媛.
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J]
.冰雪运动,2009,31(3):46-48.
被引量:16
9
杨丽娟,刘冬梅,王曼丽.
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与辅助手段[J]
.冰雪运动,2009,31(4):1-5.
被引量:18
10
刘兰池,张娟.
网球运动员小肌群力量训练之我见[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4):222-222.
1
万丽丽.
增大短跑步幅的训练方法探讨[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1):78-80.
2
包敦峰,何春刚.
提高大学生武术柔韧素质的可能性和方法[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89-91.
被引量:2
3
陈洁敏.
对不同田径运动项目髋部运动形态的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35-36.
被引量:3
4
王爱华.
艺术体操踹燕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及柔韧素质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3):18-18.
5
李莉.
从解剖学角度看散打侧踹腿及其训练方法[J]
.中华武术(研究),2011(4):51-52.
6
董菲菲.
深层肌群在现代训练中的作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5):27-28.
被引量:3
7
汪光胜.
从年龄解剖学角度浅析高校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及其预防[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1):110-112.
被引量:1
8
苏乙拉图,阿拉腾敖其尔.
浅谈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选材[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2):85-85.
9
潘春梅,金丽颖.
跨栏技术的运动解剖学分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1995,18(1):32-33.
被引量:1
10
王晓均,王卫红.
浅析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预防与治疗[J]
.魅力中国,2014(4):291-291.
冰雪运动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