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休闲体育消费研究:一种文化与社会学的解读
被引量: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消费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入手,以大众消费文化为契点,分析了休闲体育作为当前大众消费的新热点其文化和社会的符号性意义。文章认为,在大众消费社会里,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文化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是大众文化之符号消费的一种,成了符号消费的对象,即被消费的休闲。在此,人们关注的是符号的所指,符号的意义在于显现差异,也就是休闲体育运动是一种建构差异的符号消费。
作者
李文波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4-157,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休闲体育消费
大众消费
消费文化
夸示
性消费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215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02
参考文献
7
1
张燕杰,张志.
我国体育消费发展的研究[J]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4):75-77.
被引量:3
2
孙晓强.
多维视野中的大众体育消费[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8(6):110-113.
被引量:9
3
大卫哈维 罗钢 王中枕.后现代性的条件(英文版)[A].罗钢,王中枕.消费文化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博德里亚 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1):4-4.
6
成伯清.
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大众消费的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8(3):9-14.
被引量:30
7
何兰萍.
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9):68-71.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成伯清.
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大众消费的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8(3):9-14.
被引量:30
2
连桂红,刘建刚.
谈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及促销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5):7-10.
被引量:31
3
刘德佩,金育强,白君玲,曹继红,刘芳,刘颖,黄文仁,李正兴,夏松涛,周克臣,姚守齐,王厚茂,陆仲元.
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
.体育科学,1994,14(3):15-19.
被引量:63
4
陈云开.
中国职业运动项目的市场结构及其完善的策略构想[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1):1-6.
被引量:18
5
[7]卢元镇等,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C]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8.
7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
钟天朗.我国体育消费发展趋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6(4):15-18.
9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
尚·布希亚.林志明译,物体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共引文献
100
1
胡权.
十九世纪末巴黎早期大众文化[J]
.法国研究,2000(2):214-217.
2
何月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1):177-179.
被引量:4
3
姜锡润,周海荣.
试析工业文明时代的休闲异化[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1):232-241.
被引量:3
4
郑欣.
现代广告与青年消费文化[J]
.青年研究,1999(1):8-12.
被引量:10
5
陈勋.
略论时尚消费[J]
.前沿,2004(6):79-81.
被引量:6
6
刘翔.
试论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休闲[J]
.学术论坛,2004,27(5):43-46.
被引量:5
7
孙沛东.
消费主义与广告——以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48-51.
被引量:4
8
孙晓强.
中国体育经纪业发展的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2):141-143.
被引量:4
9
陈胜.
消费新人类透视[J]
.青年探索,2002(1):7-9.
被引量:3
10
杨剑锋.
从《大话西游》看网络时代的符号消费[J]
.甘肃理论学刊,2005(2):120-1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5
1
黄世钧.
论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J]
.安徽体育科技,1999,20(2):37-39.
被引量:8
2
刘志林,柴彦威,龚华.
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J]
.人文地理,2000,15(6):73-78.
被引量:68
3
钟丽萍,范成文,刘亚云.
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79-82.
被引量:9
4
吴晓梅.
体育消费——新的经济增长点[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S1):39-42.
被引量:5
5
韩雪.
论体育消费心理文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S1):20-21.
被引量:16
6
吴江萍.
长株潭三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研究[J]
.消费经济,2009,25(2).
被引量:10
7
丁明叶,葛晓松.
体育消费与全民健身[J]
.文教资料,2006(36):163-164.
被引量:1
8
马志军,石红.
湖南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差异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112-114.
被引量:4
9
韩鲁安,杨春青,薛云.
天津市部分居民体育娱乐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68-69.
被引量:1
10
朱柏宁,阮国定,李汉伟,唐美弈.
上海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及其思考[J]
.体育学刊,1998,5(2):22-24.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2
1
吴莹,苏家文.
基于休闲体育价值视角的体育消费异化问题研究[J]
.幸福家庭,2009(4):35-36.
被引量:1
2
汪凤高.
有关休闲体育消费异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
.消费导刊,2008(10):6-6.
被引量:1
3
田卫征,谭明义.
物化的意象——现代体育消费的符号学释义[J]
.体育文化导刊,2006(3):47-49.
被引量:3
4
吴德勤,朱磊.
略论休闲体育的两重象征意义[J]
.体育科学,2006,26(9):79-81.
被引量:23
5
徐佶,许宗祥.
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文化自觉[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50-52.
被引量:5
6
闫永江,程冬艳,何洋.
休闲体育行为特征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5):36-37.
被引量:9
7
许娇,于可红.
从社会学视角看休闲体育——试论休闲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9-11.
被引量:9
8
王改艳,周兵.
符号消费视域中的休闲体育消费[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45-46.
被引量:15
9
牛晓梅.
论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下的休闲体育消费[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4):46-48.
被引量:18
10
沈克印,陈勇,王健,张海龙.
弗洛姆的消费异化论与休闲体育消费[J]
.体育学刊,2008,15(2):28-31.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02
1
李媛,冯兴刚.
绵阳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特征研究[J]
.运动精品,2021,40(3):74-75.
2
王彦.
符号消费视角的品牌营销策略[J]
.江苏商论,2007(9):20-21.
被引量:5
3
张国鹏.
浅议“时尚体育”对“三自主”教学的影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
被引量:1
4
尹子君,耿元元.
体育消费异化现象研究初探[J]
.科技风,2008(19):94-95.
被引量:1
5
吴莹,苏家文.
基于休闲体育价值视角的体育消费异化问题研究[J]
.幸福家庭,2009(4):35-36.
被引量:1
6
何统.
浅析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时肘关节过高的问题[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09,24(S2):105-106.
被引量:1
7
汪凤高.
有关休闲体育消费异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
.消费导刊,2008(10):6-6.
被引量:1
8
曲连珠.
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相关性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27-427.
被引量:3
9
陈宝珠.
发展休闲体育 构建和谐社会[J]
.体育文化导刊,2007(6):58-59.
被引量:18
10
于英,阎嘉鑫,高超.
辽宁省休闲体育产业调查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7(7):20-21.
被引量:6
1
怎样才能做好太极柔力球推广[J]
.大众商务(创业版),2008(7):55-55.
2
牛晓梅.
论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下的休闲体育消费[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4):46-48.
被引量:18
3
周佩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当代人审美观的影响[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4):122-124.
被引量:1
4
顾伟农,崔安福,杨亚阁,钟贵钦,王守力.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形势分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118-122.
5
短信也精彩[J]
.围棋天地,2005(1):60-60.
6
楚超.
消费文化浅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4):71-72.
7
刘永千.
谈培养体校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J]
.成才之路,2010(17):82-82.
被引量:2
8
黄柏君.
跆拳道运动员技能探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4,33(3):281-282.
被引量:2
9
熊元洪.
浅谈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J]
.青海体育科技,2000,27(2):13-14.
10
陈培基,唐冬菊.
田径运动竞赛规则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影响[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57-60.
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