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话语的性质和功能
被引量:5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Left- wing Literary Discourse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同被引文献52
-
1王富仁.现代文学研究展望[J].天津社会科学,1994(2):55-56. 被引量:2
-
2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2):55-78. 被引量:73
-
3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23-29. 被引量:49
-
4王培元.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68-73. 被引量:8
-
5孟繁华.左翼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74-77. 被引量:17
-
6张梦阳.左翼文学资源对当代中国的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78-89. 被引量:5
-
7周穗明.西方左翼思潮四十年回顾及其九十年代的复兴[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1):94-99. 被引量:8
-
8王富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学评论,2000(5):34-43. 被引量:35
-
9李杨,昌切,孙绍振,南帆,徐岱,郑家建,毛丹武.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J].文学评论,2001(2):5-7. 被引量:47
-
10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J].社会科学战线,2005(1):87-113. 被引量:51
-
1张玉能,黄卫星.汉字的意象性与情感表达[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5):5-9.
-
2王华.着装与文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6):17-18.
-
3於可训.论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功能[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2):44-57. 被引量:2
-
4林非.回忆唐弢先生的治学精神[J].新文学史料,1993,0(1):107-112. 被引量:2
-
5董炳月.十字街头的塔——读李今的《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3):281-286.
-
6张颐武.理论的再出发: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反思[J].山花,2001(10):89-93. 被引量:1
-
7姚晓雷.“侉子性”——河南乡土小说呈现中的一种民间个性[J].当代作家评论,2003(3):134-144. 被引量:22
-
8顾玮,孙金荣.庄子的“虚静”观[J].枣庄师专学报,1995,12(3):49-50.
-
9潘彩霞.西方现代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3):61-62.
-
10殷国明.关于《文心雕龙》[J].文艺理论研究,2005(1):19-2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