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NF、IL-2水平研究
被引量:8
出处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3-243,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参考文献3
1 许继平,李大年.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3):182-185. 被引量:13
2 McGeer PL,Itagaki S,Boyes BE,et al.Reactive microglia are positive for HLA-DR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Parkinson'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s[J].Neurology,1988,38:1285-1291.
3 Boka G,Anglade DP,Wallach D,et al.Immunocytochemical analysi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ts recptors in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science Letters,1994,172:151-154.
共引文献12
1 杨丹红,施茵,贾仰民.针刺结合药物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及对血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9):14-16. 被引量:35
2 李立红,张海峰.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9,22(1):79-80. 被引量:4
3 彭静茹,杨海燕.中药配合针灸疗法辨证分型治疗帕金森病46例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8):83-84. 被引量:8
4 许继平,李玉莲,蔺新英,孟虹.帕金森病患者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变化及多巴制剂与VitE对其影响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17(1):46-48. 被引量:10
5 邓建中,齐进兴,李玉岭,王献,李文昌,陈品,屈宝华.帕金森氏病患者免疫状态改变的研究[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14(2):103-104. 被引量:3
6 姚瑞萍,贡沁燕.帕金森病治疗新进展[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3):85-86. 被引量:1
7 许继平.帕金森病的药物疗法[J] .现代康复,2000,4(3):326-328. 被引量:12
8 杨诚.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6):983-985. 被引量:1
9 王红梅,罗德欣,王志平,孙丹军.帕金森病与自由基的生成和氧化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73-373. 被引量:10
10 苏建英,张选军.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2004(3):1166-1167.
同被引文献73
1 管小亭,王春雪,龙洁,资深.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TNF-α浓度和IL-6质量浓度的检测及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2):233-235. 被引量:12
2 苏闻,陈海波,王新德.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7):454-456. 被引量:4
3 李伊为,周健洪,陈东风,黎晖,杜少辉.龟板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和脑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J] .解剖学研究,2004,26(1):17-18. 被引量:26
4 陈女燕,蒋雨平,朱萍.帕金森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4,12(4):377-380. 被引量:8
5 刘洁,周东,唐勇,杨友松.MPTP诱导帕金森病小鼠黑质致密部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研究[J] .四川医学,2005,26(5):526-527. 被引量:9
6 高苹,钱传忠,刘向远,陈卓友,周亚新,张志翔.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5):52-54. 被引量:8
7 许顺良,毕建忠,王晓云,朱正禹,孙琳,来超,周庆博.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Th_1/Th_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4):270-272. 被引量:4
8 蒋雨平,王坚,丁正同,邬剑军,陈嬿.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05年)[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14(1):40-40. 被引量:157
9 张振馨.帕金森病的诊断[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被引量:619
10 陈嬿,蒋雨平.帕金森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14(5):553-55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1 余能伟,刘洁,李晓佳,杨友松,董魏,孙红斌.细胞因子与帕金森病[J] .西部医学,2007,19(3):480-482.
2 许继平,李玉莲,范金萍,齐宏顺,孟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3):266-268. 被引量:12
3 余能伟,刘洁,李晓佳,董巍,孙红斌,杨友松.细胞免疫与帕金森病[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106-108. 被引量:1
4 余能伟,刘洁,李晓佳,董巍,杨友松,孙红斌.帕金森病患者IL-2、IL-6、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18(4):349-353. 被引量:4
5 余能伟,刘洁,李晓佳,张剑波,杨友松,孙红斌.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J] .四川医学,2012,33(8):1465-1468. 被引量:5
6 蒋森,王鹏飞,高华,杨新玲.新疆地区维汉民族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6):550-554.
7 蒋森,高华,李沛珊,杨新玲.淋巴细胞亚群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6):3251-3258. 被引量:5
8 杨芳,陈卫银,冉宁晶,杨攀,金硕果,方妤.益肾宁心方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2):155-1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7
1 宋秋霞,张晓莺,刘燕,李燕云,曾文晶.血清TNF-α、CXCL5、CXCL6、SRSF1表达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J] .兵团医学,2021(4):1-4.
2 杨蓬勃,李淑华.白细胞介素6对帕金森病和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1):45-47. 被引量:1
3 王友联,苏国志,张叔杰,王艳玲,李海峰,刘永茂,王丹.止颤胶囊对帕金森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2013,36(4):270-273. 被引量:2
4 王叶冉,刘雨辉,梁春荣,姚秀卿,王延江.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重庆医学,2014,43(15):1848-1850. 被引量:13
5 张思韵,易黎.帕金森病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相关炎性因子的临床意义[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6):571-573. 被引量:5
6 解冰川,时军,赵康,邱会卿,王铭维.补肾益脑方联合左旋多巴胺治疗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帕金森病4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1):186-189. 被引量:20
7 高晓嵘,李娜,薛艺东,师宁.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促炎症物质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60-63. 被引量:9
8 冯雪仪,陈映慧,秋辉,梁惠碧.帕金森病不同年龄、病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46-47. 被引量:5
9 时鹏,屈洪党,李强,陈育华,李倩倩,谢静.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32-1135. 被引量:19
10 栾兰,徐永川,姜晓琳.IL-6、CRP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产生幻觉的关系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3):2356-2359. 被引量:5
1 杨玉先,李水彬,赖善国,涂碧芳.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11(5):302-303. 被引量:2
2 魏明,李素娟.脑梗死患者ET、CGRP、TNF-α和IL-2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7):681-682. 被引量:4
3 曹立功,周善仁.神经系统疾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0,23(3):159-161.
4 王传恩,姚志彬,郭辉玉.细胞因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J] .解剖学研究,1999,21(2):119-122. 被引量:1
5 龙志刚.帕金森病治疗进展[J]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2):104-106. 被引量:1
6 梁炜,张红云,张红梅.脑梗死后抑郁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5):40-42. 被引量:8
7 崔文辉,王娜,吴辉.首发女性抑郁症血清IL-2及IL-6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3):14-15. 被引量:2
8 王国华,张秀华,白颖,王文宝,祁威,方俊兰.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初步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1994,14(1):12-13. 被引量:2
9 张新江,韩仲岩,陈廷,邵济钧.脑梗塞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6):351-352. 被引量:3
10 林勇,刘庆莹,朱长庚,薛德麟,魏瑛.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海马脑电图和胶质细胞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等方法的研究[J] .解剖学报,1998,29(1):21-26.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