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良姜与混淆品大高良姜的鉴别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对混淆品大高良姜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鉴别特征。 结论 能准确地对正品高良姜与混淆品大高良姜进行鉴别。
作者
王荔青
王鼎峰
机构地区
仙游县药品检验所
莆田市药品检验所
出处
《海峡药学》
2004年第4期96-97,共2页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高良姜
大高良姜
鉴别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国家药曲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9.
2
吴淑荣.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00.
共引文献
1
1
黄亚芳.
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J]
.海峡药学,2005,17(3):94-9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孙宏,张泽.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三萜类物质总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110-112.
被引量:25
2
高声传,郭涛,夏维杰,王淑君,李彩文.
比色法测定酸枣仁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15-16.
被引量:40
3
沈向红,任一平,陈翊.
HPLC法与香草醛比色法测定保健品中的人参皂甙[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6):681-683.
被引量:10
4
张中伟,谢明勇,王远兴,王文静.
比色法测定苦瓜总皂苷[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5):447-449.
被引量:34
5
闫雪,钱和,张根义.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苷含量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11-113.
被引量:3
6
李国章,于华忠,卜晓英,曹庸,饶力群.
分光光度法测定湘产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J]
.光谱实验室,2006,23(2):401-404.
被引量:33
7
唐虹.高良姜与其混淆品大良姜的简易鉴别[J].医药导报,2000,19(6):613.
8
李智勇,孙冬梅.
高良姜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672-673.
被引量:6
9
张倩芝,陈晓红,张卫红,陈建.
大高良姜中活性物质的分子光谱研究[J]
.光散射学报,2010,22(2):181-185.
被引量:3
10
李平,孙凤琴,赵惠敏,鲁彬.
香草醛的应用及制备[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2):250-25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田树革,刘丛.
香草醛在中药材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38-41.
被引量:5
2
张丽云.
高良姜及其伪品大良姜的鉴别比较[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3):394-3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许丽娜,蔡博能,尹连红,王晓娜,彭金咏.
比色法测定大麻药及其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5):448-450.
被引量:4
2
苏萍,黄谷亮,白晓波.
甘蔗渣水解液中乙酰丙酸的定性检测[J]
.广西蔗糖,2008(3):44-45.
被引量:4
3
张海蓉,杨秋贞.
香草醛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J]
.广州化工,2013,41(9):70-72.
4
吴继龙,张立华,陈欢,杨丽娜,代英辉,王东,刘东.
硫酸香茅醛显色法测定莪术油微囊载药量与包封率[J]
.特产研究,2014,36(1):44-48.
5
黄琼林,马新业,詹若挺,陈蔚文.
基于matK基因的高良姜及其同属混伪品的分子鉴别[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2):445-447.
被引量:8
6
葛雨,王晓宇,胡晶红.
响应面优化挥发油中总萜类含量测定方法[J]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0):1262-1269.
1
宋玲.
高良姜与大高良姜的紫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1993,16(12):20-21.
2
秦华珍,谭喜梅,黄燕琼,柳俊辉,翁铭钻,谢鹏,龙小琴,罗君.
不同产地大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4):69-71.
被引量:2
3
韩淑萍,冯毓秀.
泽兰的生药学及挥发油成分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11):648-650.
被引量:6
4
刘建华,吕宁,刘娟.
黑龙江省刺五加根及根茎的组织特征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57-1258.
5
张启兴.
白花蛇舌草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7):45-45.
被引量:1
6
董立莎,冯梅,步华勇.
黔产牛膝类药材的生药鉴定[J]
.中药材,1997,20(1):11-14.
7
苏素莲.
叶下珠的药用价值与生药鉴定[J]
.海峡药学,2002,14(4):31-33.
被引量:1
海峡药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