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展高档润滑油提高我国润滑油竞争实力
被引量:
10
Developing High-Grade Lube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Lu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世界润滑油特别是高档内燃机油的质量、基础油、添加剂及台架评定等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润滑油的现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提高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力的有关措施和建议。
作者
侯芙生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出处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4年第6期5-11,共7页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
关键词
润滑油
中国
添加剂
市场竞争力
产品质量
需求量
分类号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9
1
[1]ILSAC. GF-4 standard for passenger car engine oils. Jan. 14,2004
2
[2]ILSAC. GF-3 engine test requirements of 12/6/00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3
[3]Joe Perez & Shawn Whitcare. Natural Oils-The Next Generation of Diesel Engine Lubricants, USDOE Deer 2002 Conference Sandiego, CA. Aug. 2002
4
[4]NPRA LW-00-125
5
[5]Dave Kramer. Base oil supply/demmand and quality issues.The 8th Annual Fuels & Lubes Asia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Singapore, Jan. 2002
6
[6]NPRA LW-01 - 128
7
[7]NPRA LW-00- 126
8
[8]NPRA LW-01 - 129
9
张国生.
我国润滑油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J]
.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39-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2
1
霍立芳,王雪峰,侯潇云,任杰.
Mo、W对Ni/γ-Al_2O_3催化剂烯烃加氢性能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2007,35(5):595-598.
被引量:8
2
周干堂,王清华,王学良.
加氢基础油生产技术比较[J]
.石油商技,2003,21(6):17-20.
被引量:1
3
曹胜先,陈谦,祖春兴.
线性α-烯烃的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中外能源,2012,17(2):80-85.
被引量:16
4
安军信,刘霞.
国外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概述[J]
.润滑油,2004,19(4):10-16.
被引量:8
5
许保权,黄斌华.
聚内烯烃的特性及使用性能[J]
.石油商技,2004,22(6):10-13.
被引量:7
6
祖德光,石亚华,王玉章,刘广元.
我国当前基础油生产中应重视的问题[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2):12-16.
被引量:12
7
李鸿鹏,于廷云,陈平,张志峰,权程光,施岩,阎松.
中粘度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Mo-Ni-P/γ-Al_2O_3加氢催化剂的研究[J]
.工业催化,2006,14(2):17-20.
被引量:2
8
钱伯章,朱建芳.
润滑油异构脱蜡技术的新进展[J]
.天然气与石油,2007,25(1):29-30.
被引量:3
9
ICIS对世界润滑油基础油供需的分析[J]
.润滑油与燃料,2007,17(3):39-40.
被引量:1
10
陈新德,颜涌捷.
石蜡裂解制α-烯烃工艺技术研究[J]
.现代化工,2007,27(7):54-5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朱长申,张翠侦,徐岩峰.
石蜡基减压渣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J]
.当代化工,2020,0(3):717-720.
被引量:1
2
胡建强,李召良,郭力,杨士钊,郝敬团.
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无灰抗氧剂间的协同效应[J]
.化工中间体,2009,5(2):40-44.
被引量:3
3
胡建强,韦东,姚俊兵.
含氮硼酸酯添加剂的抗磨协同效应[J]
.润滑油,2006,21(4):26-28.
4
刘文勇,田然,陈世安,赵文辉,刘彦峰,吴显军.
新型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J]
.化工进展,2009,28(3):401-405.
被引量:2
5
李敏,迟克彬,高善彬,王彦宏,黄详俊.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
.炼油与化工,2009,20(4):5-8.
被引量:17
6
李玉华.
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产品分类标准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5(16):58-59.
被引量:8
7
王孟南,刘忠文,张勇,何观伟.
聚α-烯烃合成油及其加氢工艺的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17,25(5):11-15.
被引量:9
8
宁召宽,孔珊珊.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及发展趋势[J]
.炼油与化工,2018,29(4):5-7.
被引量:19
9
段红玲,商雁超,王延臻,宋春敏,张安,姜玉婷.
费-托合成油加氢脱氧催化剂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20,51(11):27-34.
被引量:1
10
宋昭峥,侯永宾,王晓琳.
加氢技术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进展[J]
.润滑油与燃料,2009,0(Z3):1-7.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徐岩峰,王启升,张翠侦.
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研究[J]
.当代化工,2020(4):595-598.
2
朱长申,张翠侦,徐岩峰.
石蜡基减压渣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J]
.当代化工,2020,0(3):717-720.
被引量:1
3
王顺祥,方建华,彭宏业.
润滑油的生态评价研究现状[J]
.化学工程师,2020(5):55-59.
被引量:2
4
何金学,白忠祥,张慧佳,王伏.
煤基烯烃合成中高粘度PAO的影响因素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2,51(6):38-40.
5
宋华,郭云涛,李锋,吴红姣.
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2010,39(8):941-948.
被引量:9
6
苏怀强.
关于焦油加氢精制尾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讨论[J]
.广东化工,2012,39(5):118-118.
7
吴江南.
基础油加氢工艺及事故控制措施分析[J]
.广东化工,2013,40(6):98-99.
8
马力,王峰.
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展CTL润滑油工艺的优势及影响[J]
.广州化工,2013,41(11):32-35.
被引量:2
9
李文深,刘丹,刘洁,李东胜,李晓鸥.
减三线脱蜡油糠醛精制脱酸的操作条件研究[J]
.应用化工,2014,43(4):662-665.
被引量:1
10
左凤,孙大新,王建华,王辉.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研究[J]
.润滑油,2016,31(1):50-53.
被引量:7
1
侯芙生.
提高基础油质量 加速发展高档润滑油[J]
.当代石油石化,1997,0(2):4-8.
被引量:1
2
王东方,申宝武.
2003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回顾与分析[J]
.中国石化,2004(1):14-15.
3
蒋蕴德,张华.
内燃机油的发展与节能[J]
.石油商技,2004,22(3):1-4.
被引量:2
4
吕兆岐.
认真做好内燃机油的升级换代工作[J]
.润滑油,1995,10(3):1-4.
5
唐爱军.
试论润滑油产品开发目标确定和界定[J]
.石油商技,1998,16(2):48-51.
6
依靠科技进步走质量效益型之路[J]
.南方论刊,1997(9):43-44.
7
“长城”携手央视拼一流品牌[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20(2):9-10.
8
广东“十一五”将投巨资打造五大石化基地[J]
.水泵技术,2005(6).
9
许登君.
世界润滑油发展及其市场展望[J]
.润滑油,2000,15(6):16-20.
被引量:11
10
查显双.
加强管理 促进内燃机油升级换代[J]
.石油商技,1997,15(3):51-52.
当代石油石化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