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山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
23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s Mountain Ar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了中国山区存在的严重问题、对全国的重要影响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山区相对于全国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已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目标的制约因素,全国全社会必须共同关注、大力扶持山区的发展。
作者
陈国阶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5-58,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关键词
中国
山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三农”问题
脱贫工作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07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58
参考文献
2
1
陈国阶.
贫困山区如何面向21世纪——渝鄂湘黔接壤区战略思考[J]
.山地学报,1999,17(1):16-21.
被引量:16
2
陈国阶,周后珍.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J]
.山地学报,2003,21(4):435-44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国阶.
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
.地理科学,1997,17(1):1-7.
被引量:125
2
陈国阶.川西盆周山地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J].资源科学,1998,20(4).
3
陈国阶,科技导报,1998年,3期,57页
4
易松林,湘西自治州县城经济发展研究,1997年
5
陈国阶.
对四川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
.国土经济,1997(4):4-6.
被引量:4
6
陈国阶.
论贫困山区开发态势与战略思考──以渝鄂湘黔接壤区为例[J]
.科技导报,1998,16(3):57-61.
被引量:5
7
陈国阶.
川西盆周山地生态建设与发展战略——天全、宝兴、茂县为例[J]
.资源科学,1998,20(4):34-40.
被引量:9
8
段庆林.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2,23(2):25-30.
被引量:27
9
陈国阶,王青.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非农产业的贡献[J]
.地理学报,2003,58(2):172-178.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19
1
龚晓莺,王朝科,倪沪平.
基于资源互补理论的山地经济发展初探[J]
.生产力研究,2007(22):9-11.
被引量:1
2
WANG Qing, LI Hui-xia, CHEN Guo-jie, CHEN Yong(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P. R. China).
ANALYSIS ON POVERTY IN MOUNTAIN AREAS BASED ON OFF-FARM INDUSTRIES[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3,13(4):359-363.
被引量:4
3
方一平.
山地生态系统人文研究综述[J]
.山地学报,2001,19(1):75-80.
被引量:8
4
胡宝清,廖赤眉,严志强.
试论山地系统科学(英文)[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1-9.
5
刘哲民.
宝鸡山地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模式[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1):145-148.
被引量:3
6
李克武,邓正琦.
构建武陵山区农产品流通体系探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5-100.
被引量:1
7
袁海龙.
安康市山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8):49-51.
被引量:1
8
张贵祥,王金亮.
黄土高原贫困山区经济持续发展战略——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山地学报,2000,18(5):462-467.
被引量:5
9
陈国阶.
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战略思维[J]
.山地学报,2001,19(4):339-343.
被引量:22
10
唐淑云.
论山地经济的发展前景及途径[J]
.山地学报,2002,20(1):80-84.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207
1
陈国阶.
中国山区近年发展态势与战略展望[J]
.科技促进发展,2009,5(4):29-33.
被引量:2
2
李明华.
建立山地社会学的理论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1994(6):114-117.
被引量:6
3
葛芬莉,韩广钧.
陕西干旱趋势与水资源利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2):74-77.
被引量:10
4
朱海霞.
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J]
.经济地理,2004,24(4):505-509.
被引量:5
5
管彦波.
稻作农耕技术的演进——以云南稻作为例[J]
.古今农业,2004(3):66-74.
被引量:6
6
彭育威,吴守宪,徐小湛.
利用MATLAB进行DEA交叉评价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553-556.
被引量:83
7
韩兆柱.
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5):7-8.
被引量:3
8
彭鸿嘉,莫保儒,蔡国军,于洪波,戚登臣,柴春山,魏强,季元祖,凌雷.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评价[J]
.干旱区地理,2004,27(3):367-372.
被引量:22
9
陈国阶.
中国山区发展的评价与期望[J]
.科学新闻,2003(20):12-15.
被引量:4
10
李明华,徐琪.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89-9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3
1
常欣,程序,刘国彬,邱化蛟.
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略初探[J]
.科技导报,2005,23(3):52-56.
被引量:5
2
王刚,李小曼,李锐.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以定西地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4):673-676.
被引量:18
3
刘彦随,靳晓燕,胡业翠.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探讨——以陕西绥德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738-745.
被引量:26
4
李勉,杨剑锋,侯建才.
王茂沟淤地坝坝系建设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145-147.
被引量:8
5
方一平.
中国山区发展的战略影响与国家导向[J]
.决策咨询通讯,2009,20(2):14-18.
被引量:6
6
王丽君.
中国山区发展与现代化建设[J]
.特区经济,2009(11):286-287.
被引量:1
7
赵金双.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129-129.
8
尚泽峰.
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154-154.
9
柯福艳.
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机理与路径[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408-410.
被引量:13
10
PROJECT Team(Department of Management,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关于建立健全河北省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1-43.
二级引证文献
158
1
王晗,房艳刚.
山区农户生计转型及其可持续性研究——河北围场县腰站镇的案例[J]
.经济地理,2021(3):152-160.
被引量:27
2
彭珂珊.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耕作技术分析[J]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1):24-28.
3
李志熙,彭珂珊.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耕作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237-240.
4
李志熙,彭珂珊,廖允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干旱条件下节水灌溉持续增产效益诊断[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66-69.
5
刘晓琼,刘彦随.
干旱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适应对策——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86-93.
被引量:12
6
任小平,汪有涛,白岗栓,王继军,侯喜禄.
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探索[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5):159-163.
被引量:1
7
文琦,延军平,丁金梅.
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189-193.
被引量:2
8
史海静,李锐.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2):40-43.
被引量:14
9
李玲芬,延军平,徐映雪,王敏.
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10248-10251.
被引量:1
10
蔡佳亮,殷贺,黄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学意义——以土地利用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801-13803.
被引量:3
1
从维护贫困群众利益出发实现真脱贫——夏河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掠影[J]
.发展,2016(9).
2
邵春杰.
强力实施五大举措 坚决完成脱贫任务[J]
.党的生活(河南),2017(3):46-46.
3
车明怀.
弱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世界经济研究,1999(4):11-15.
被引量:3
4
钟春云.
脱贫攻坚看成效看目标[J]
.当代广西,2016,0(15):24-24.
5
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2(10):1-1.
6
陈晓园,杨咏.
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J]
.工业技术经济,2002,21(5):69-69.
被引量:1
7
范绍庆.
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
.当代经济,2007,24(07X):56-57.
8
安剑敏.
金融部门要大力扶持私营经济健康发展[J]
.中国工商,1992(10):12-12.
9
郑有光.
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J]
.发展研究,1998,15(12):56-57.
10
施立奎.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
.中国商论,2012,0(8Z):165-167.
被引量:2
科技导报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