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徽州人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视野和概念创新
被引量:
3
The Theoretic Visual Field and Idea's Innovation in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Huizhou's Population and Socie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典型的区域社会,徽学研究需要借鉴新的理论、方法,需要借鉴和创新概念,以深化对区域社会和传统中国的再认识.以人口社会史研究为例,尚缺乏对徽州人口的整体性关照和社会学的视野,需要从人口的视野探讨徽州的宗族和商人等社会经济和文化.在这种视野之下,原有的概念模式难以说明更深的问题,需要运用和创新一些概念,以探讨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探讨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作者
胡中生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4年第8期40-42,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徽学
人口社会史
宗族制度
地方文化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5
1
赵懿梅.
徽学:一门新兴的显学——“徽学的内涵与学科构建”研讨会综述[J]
.探索与争鸣,2004(7):38-39.
被引量:2
2
黄成林.
试论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J]
.人文地理,1995,10(4):36-39.
被引量:16
3
王廷元.
论明清时期的徽商与芜湖[J]
.安徽史学,1984(4):36-43.
被引量:10
4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
.地理研究,2004,23(5):686-694.
被引量:112
5
卞利.
唯物史观与徽学研究的发展[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22-26.
被引量:1
6
朱万曙.
徽学的学术基础与研究对象[J]
.探索与争鸣,2004(11):39-41.
被引量:3
7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
.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被引量:96
8
唐力行.
徽商在上海市镇的迁徙与定居活动[J]
.史林,2002(1):25-34.
被引量:6
9
叶显恩.
徽州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大势——《徽州文化全书》总序[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8-12.
被引量:21
10
黄成林.
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J]
.地理科学,1995,15(4):299-306.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
1
冯剑辉.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徽学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12,14(4):1-5.
2
朱国兴,余向洋,胡善风,沈科,王金莲,朱生东.
基于流视角的徽州文化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13,28(5):49-53.
被引量:4
3
梁诸英.
明清至民国徽州与安庆之间人口迁移及影响[J]
.徽学,2018,0(1):49-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舒.
徽州历史地理研究回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91-96.
被引量:1
2
朱国兴,余向洋,许璟.
徽州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8,20(6):17-21.
被引量:9
3
孙小昌.
历史地理学视阈下徽州宗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动态,2020(12):82-88.
被引量:2
4
程歆玥,王薇.
明清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与影响[J]
.住宅科技,2021,41(12):69-73.
5
丁杰,徐玉洁,沈新.
传统村落宗祠分布与水景空间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新安江流域的考察[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3,38(2):136-142.
被引量:4
1
史赛莲.
又一株徽学新葩《朱熹与婺源》出版发行[J]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45-45.
2
2004中国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初选目录)[J]
.徽州社会科学,2005(1):39-40.
3
徽学动态[J]
.徽州社会科学,2006(2):24-24.
4
王青松.
浅析近代社会中的宗族制度[J]
.社会科学家,2007,22(S1):107-108.
5
徽学动态[J]
.徽州社会科学,2006(8):42-42.
6
新概念创意灯[J]
.高中生(高考),2009(12).
7
特别新闻[J]
.徽州社会科学,2005(2):16-16.
8
徽州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2004中国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令人瞩目[J]
.徽州社会科学,2005(1):38-38.
9
周惊涛,李琳琦.
2004中国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653-654.
10
徽州文化宣言(’2004中国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J]
.徽州社会科学,2005(1):1-1.
探索与争鸣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