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青苗”驱傩考──金沙江南岸的一种驱傩习俗
被引量:3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4年第4期3-10,79,共9页
Ethnic Art Studies
同被引文献27
-
1汪晖.民族研究的超民族视角——跨体系社会及中国化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21(1):5-11. 被引量:28
-
2芉一之.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J].青海民族研究,1996,7(3):5-12. 被引量:14
-
3李怀荪.从傩仪“掳瘟”到傩戏《划干龙船》[J].民族艺术,1997(1):83-90. 被引量:1
-
4钱茀.中越朝日古代傩制之比较[J].民族艺术,1995(3):98-117. 被引量:4
-
5周健,张思.19世纪华北青苗会组织结构与功能变迁——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例[J].清史研究,2006(2):39-51. 被引量:12
-
6周永忠.桂南“跳岭头”与“跳大排”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06(4):165-170. 被引量:12
-
7范长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苗会与文化多样性[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21-128. 被引量:10
-
8张松梅,王洪兵.青苗会组织渊源考[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1):97-102. 被引量:2
-
9范长风.与女神共居的乡村领袖——甘肃洮岷地区青苗会会首与组织行为研究[J].开放时代,2010(8):122-131. 被引量:5
-
10王淑英,郝苏民.村落:民间社会的文化等级——以甘肃洮岷地区青苗会权利类型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0(3):118-125. 被引量:2
-
1韦凡州.中越除夕驱傩习俗的源与流[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4):76-80. 被引量:1
-
2王赛时.唐代的节令游乐[J].唐都学刊,1994,10(2):28-32. 被引量:4
-
3李正宇.敦煌傩散论[J].敦煌研究,1993(2):111-122. 被引量:27
-
4杭州西兴镇——昨天、今天、明天[J].新商务,2003(10):24-25.
-
5王使臻.宋代敦煌地区“打颙”民俗小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3):59-61. 被引量:1
-
6年之祭[J].风景名胜,2007,0(2):30-31.
-
7杨冬连.史学家视野下方相氏的形象及行傩意义[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77-80. 被引量:1
-
8胡毅,胡颖.傩·社火——以甘肃静宁县张屲村等为例[J].飞天,2010(24):61-63.
-
9樊宏丽.大姚县特色文化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村经济,2012(1):86-89.
-
10吴平.踏访咪依噜的故乡[J].华夏地理,2007(U02):6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