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官话、国语到普通话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自古就存在着不同方言,方言之间的分歧相当严重,各地方的人依靠什么互相交际呢?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雅言”,“雅”是“正”的意思,“雅言”就是正确规范的语言,是大家都应该遵循的语言。孔子很重视这种雅言,《论语》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
作者
林焘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8,共3页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官话
北京语音
北京话
“国语”
汉语方言
国语运动
注音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
中原地区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80
1
叶宝奎.
《音韵阐微》音系初探[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105-111.
被引量:11
2
江蓝生.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169-179.
被引量:67
3
张清常.
《尔雅·释亲》札记——论“姐”、“哥”词义的演变[J]
.中国语文,1998(2):137-141.
被引量:21
4
李荣.
官话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5,7(1):2-5.
被引量:365
5
施春宏.
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J]
.语言研究,1998(1):127-154.
被引量:25
6
王培光.
语感与语言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8(4):44-48.
被引量:11
7
周振鹤,游汝杰.
古越语地名初探——兼与周生春同志商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4):93-96.
被引量:18
8
游汝杰.
从语言地理学和历史语言学试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3):6-17.
被引量:50
9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
.考古,1972(3):2-13.
被引量:160
10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
.考古学报,1972(1):1-13.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8
1
巫达,孟凡玉.
秦朝“书同文字”政策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2):60-68.
被引量:2
2
金奉民.
语法规范的对象与标准[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5-106.
被引量:3
3
吴春玲.
清代及民国时期普通话的推广[J]
.教育评论,2009(5):152-155.
被引量:4
4
苏力.
文化制度与国家构成--以“书同文”和“官话”为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13(12):78-95.
被引量:41
5
王东杰.
官话、国语、普通话:中国近代标准语的“正名”与政治[J]
.学术月刊,2014,46(2):155-170.
被引量:15
6
陈迪强.
再论“五四”白话文运动何以成功——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比较[J]
.湖北社会科学,2018(2):150-155.
被引量:2
7
周作明,薛涛,李佳熙.
试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史理与学理[J]
.语言文字应用,2022(4):23-35.
被引量:4
8
许文胜,方硕瑜.
国际语境下的术语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基于语料库的“普通话”概念词使用实证研究[J]
.中国外语,2019,16(2):91-10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韩启云.
白话文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4):68-73.
被引量:1
2
曲娟,周玉琨.
采撷语言工作硕果,谱写政策时代新篇——《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论》读后[J]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2019(2):105-110.
3
党怀兴,王娟.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语言接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思考[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3):64-71.
被引量:5
4
张志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现代汉语教学路径研究[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3):66-71.
被引量:2
5
宋凯彤,蓝红军.
国内形象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过去、现状与未来[J]
.中国外语研究,2021(1):102-108.
被引量:1
6
张军.
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与实践[J]
.民族语文,2023(6):3-12.
被引量:5
7
陈雪儿,刘义兵.
面向成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百年回溯与时代转向[J]
.民族学论丛,2022(3):20-29.
被引量:1
8
李琦.
语法的规范化问题[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22-23.
9
余文倩.
新旧之变:民国时期成都话剧的兴起与市民的娱乐生活[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1):84-88.
10
吕建军.
回顾与思考建国以来的汉语语法规范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19-23.
被引量:4
1
思古.
孔子名言录[J]
.英语文摘,2003,0(3):37-37.
2
John Naish,张顺生.
为什么现在孔子很重要?(英文)[J]
.大学英语,2009(8):33-36.
3
姚堯.
略論雅言詞詞彙化的特殊性[J]
.汉语史学报,2011(1):186-195.
4
窦倩男.
“子所雅言”中“所”字用法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15,0(2Z):128-128.
5
许长安.
台湾地区的语文动态[J]
.现代语文(高中版),2002(11):43-43.
被引量:1
6
王晓明.
北京高师——国语运动的发祥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57-157.
7
王文元.
侬:唯一兼顾三个人称的字[J]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2014(4):23-23.
8
宋炎.
北京土语的全貌展示——评介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151-154.
9
范晓云,王金惠.
谈谈孔子[J]
.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2(9):9-9.
10
泽川.
司马迁最早创造“中国人民”一词[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11(3):50-50.
语文建设
199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