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经济与高校师资培养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分析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高校师资培养的主要弊端入手,着重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师资培养的特征,从而提出我国现行的高校师资培养应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管理并进的战略方针。
作者
吴豪
梁文慧
兰玉杰
吴庆生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人事处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第3期57-59,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师资培养
高校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1
王一兵.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战略选择[J]
.上海高教研究,1998,18(6):1-10.
被引量:53
2
夏泉.
“知识经济”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3):23-26.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
117
1
王引.
知识外储化:创新教育中亟待研究的新问题[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81-183.
2
张首丽,李凛.
构筑教学监控体系 提高办学质量[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1):88-90.
被引量:8
3
陈静.
图书馆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J]
.社科纵横,2002,17(6):66-67.
4
张亚光,张绍斌.
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开发[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7(2):15-17.
5
刘晓松,张济建.
试论经济信息管理教学改革中的三个转变[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3):27-29.
6
王玲秀.
农业高校应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
.高等农业教育,1999(1):28-30.
被引量:1
7
林忠平.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3):58-60.
8
杨德广.
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五大发展目标[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2):5-9.
9
黄继珍.
论知识经济与高校体育改革[J]
.福建体育科技,1999,18(3):55-58.
10
黄永彪.
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3):51-54.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滨有.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15(z1):86-88.
被引量:2
2
张益民.
美国师资培养和管理制度简介[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68-69.
被引量:2
3
徐显明.
大学理念与依法治校[J]
.中国大学教学,2005(8):4-12.
被引量:72
4
王兆君,刘文燕.
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157-161.
被引量:6
5
[3]翁史烈.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1998-07-03.
6
吴松 吴芳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
沈玉春,卫铁林.现代教育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
马明华.
构建高校良好用人机制的若干思考[J]
.高教探索,1999(3):49-50.
被引量:3
9
吴凤芝,李芳.
关于加强高校人才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6(2):102-103.
被引量:2
10
余张荣.
高校师资培养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21(5):89-9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刘文燕,王兆君.
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探析[J]
.北方经贸,2006(7):121-122.
被引量:11
2
吴芳.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50-53.
被引量:4
3
王兆君,刘文燕.
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157-161.
被引量:6
4
张云东.
论新时期高校师资培养工作的地位和转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11-13.
被引量:4
5
林健.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J]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04-106.
被引量:1
6
虞英.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2):77-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臧晟鹏,余爱华.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8-10.
被引量:5
2
王涛.
浅谈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院全面发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1):98-99.
3
苏全有,阎盛国.
地方高校如何弱化师资流失中的负面影响[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3):61-64.
被引量:3
4
王延,张爱邦.
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高校师资环境营造[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29-431.
5
王延.
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高校师资管理模式创设[J]
.理论界,2007(10):237-238.
6
王超英.
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问题的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2):224-225.
被引量:1
7
柴丽红.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5):111-113.
被引量:17
8
张云东.
论新时期高校师资培养工作的地位和转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11-13.
被引量:4
9
郑直,梁建明,袁阳康.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5):782-782.
被引量:2
10
郝广智.
浅谈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118-118.
被引量:11
1
李明.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4-6.
2
张春雨,侯新伏,张国林,范景田.
农业高校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3(6):86-88.
被引量:3
3
付伟杰.
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师培基地[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0,17(3):86-88.
4
储常林.
试论农业师范教育[J]
.农业科学研究,1990,0(2):1-6.
5
汤其林,李铁桩.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研究与应用[J]
.种子世界,1999(10):16-17.
6
徐艳玲,祁连弟,袁晓霞,邬连兵.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初探[J]
.现代农业,2016(1):112-112.
被引量:3
7
储常林.
“231工程”与农业师范教育[J]
.农业科学研究,1991,0(3):12-18.
被引量:1
8
郑文钟,何勇.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27(2):191-194.
被引量:27
9
孙欣.
关于我省职业中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1,13(5):105-109.
10
李昊儒,梅旭荣,郝卫平,夏旭,刘琪,李银坤.
不同灌溉施肥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2,31(4):72-74.
被引量:12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