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在治国模式上的必然选择,实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全体公民,培育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而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很不适应,制约公民法律素质培育和提高的因素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只有理清这些制约因素才能为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开启有益的思考。
作者
张国锋
机构地区
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系
出处
《沧桑》
2007年第5期90-90,171,共2页
关键词
公民法律素质
现状
制约因素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3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陈刚.
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J]
.社会科学,2002(11):53-57.
被引量:35
2
马长山.
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
.法学研究,1996,18(6):3-12.
被引量:20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马长山.
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J]
.社会科学,1993(8):48-51.
被引量:11
2
《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总目[J]
.中国社会科学,1991(6):219-222.
被引量:4
3
宋迎法.
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
.国外社会科学,1995(7):28-31.
被引量:27
4
张锡勤.
中国20世纪初“国民”问题讨论述评[J]
.求是学刊,1994,21(1):107-113.
被引量:9
5
参见[美]明恩溥著、匡雁鹏译《中国人的特性》,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6
埃克斯利,李浪,周士琳.
日益严重的西方文化危机——危机之源是科学和技术吗?[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8):5-8.
被引量:2
7
马长山.
结社: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现代化要素[J]
.社会工作研究,1995(5):13-1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37
1
张劲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J]
.社会科学家,2024(4):14-21.
被引量:7
2
杨奕望,商双.
清代江南社会的医患“熟人圈”[J]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24(1):161-168.
3
葛欣.
商人阶层崛起对法治秩序的影响[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0-23.
被引量:1
4
王春伟,郭国庆,丁照勇.
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法治意识的对策思考[J]
.理论月刊,2009(9):166-170.
被引量:4
5
张莉初.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宪法教育[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176-176.
被引量:1
6
傅慧芳.
公民意识内涵的反思和重释[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3):46-51.
被引量:6
7
王康敏.
通过“法盲”的治理[J]
.北大法律评论,2010,11(1):45-87.
被引量:3
8
朱家明.
公民意识的道德培育和法律塑造[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8):75-77.
被引量:7
9
马长山.
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
.社会科学研究,1999(3):37-43.
被引量:34
10
马长山.
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构建[J]
.江苏社会科学,1998(4):42-49.
被引量:37
同被引文献
3
1
罗光华.
论权利文化与政治文明[J]
.理论月刊,2007(5):44-47.
被引量:6
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
孙光妍,毕晓棠.法律意识与法治建设[N].人民日报,2002(8).
引证文献
1
1
李玉洁.
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1):423-4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伟闽.
重大疫情应对中公民法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39(1):7-12.
1
周建华.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防治腐败问题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2(14):68-70.
2
方旭.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制约因素探析[J]
.知识管理论坛,2011(7):47-50.
被引量:2
3
黄伟力.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逻辑的空间和使命[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9):6-9.
被引量:1
4
江胜珍.
论德治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
.党政干部论坛,2001(11):25-26.
5
魏洪秀.
规则意识的社会政治依托——政治文明[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3-66.
被引量:3
6
牛凯.
论行政法治原则[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66-71.
7
王永初,张莎莎.
论我国监狱行刑的社会化[J]
.商,2014(22):198-199.
8
肖泽顺.
以法治为基 以德治为本——德法并举是中国治国模式的新探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8):159-160.
被引量:1
9
王天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模式(四)[J]
.创造,2015,23(10):44-46.
10
程志,赵建邦,何海源.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科学内涵的研究[J]
.当代法学,2003,17(12):11-13.
被引量:2
沧桑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