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语境下对现代性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实践进程,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给这些国家、民族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危及人类主体生存的危机,从而引发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国情和经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和反思现代性,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作者
龙玉芝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传承》
2008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语境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许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J]
.学术月刊,2006,38(10):15-18.
被引量:4
2
欧阳康.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
.江海学刊,2006(1):31-38.
被引量:22
3
鲁品越,骆祖望.
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59-69.
被引量:76
4
俞吾金.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4-10.
被引量:146
5
邹广文.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及其当代启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5):59-66.
被引量:35
6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8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袁祖亮,延胜.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
.历史研究,1996(5):144-160.
被引量:3
2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8
3
张雄.
货币幻象: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53-60.
被引量:33
4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p. 105.
5
Agnes Heller, A Theory of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2, p. 284.
6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p. 162.
7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pp. 37, 38-39.
8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63.
9
戴维·哈维 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0,182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519
1
徐鹏,贺敏.
论现代性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2):89-93.
2
吴治苹.
现代性困境与无产阶级变革——重读《历史与阶级意识》[J]
.哲学评论,2019(1):256-271.
3
唐爱军.
新现代性初探——关于中国道路的解释框架[J]
.浙江学刊,2021(4):24-34.
被引量:16
4
文军,吴晓凯.
找回失去的传统:“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63-71.
被引量:10
5
聂长久.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阶层分化与整合——以新的社会阶层为视角[J]
.社会主义研究,2023(4):18-25.
被引量:2
6
郇雷.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意蕴[J]
.社会主义研究,2023(4):1-8.
被引量:2
7
高思峰.
传统与现代性之间:青岛台头村日常生活与社会治理的追踪考察[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2):14-28.
8
卜晓蕾.
威廉·文德尔班文化价值观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4):140-141.
被引量:1
9
杨乔乔.
《资本论》现代性维度阐释及其时代意义[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1):24-33.
被引量:2
10
张托托.
现代化语境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探析[J]
.理论观察,2023(3):103-107.
1
陈志,吴向军.
“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8(9):36-39.
被引量:1
2
朱勇.
努力实现四个适应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
.中国民政,2002(12).
被引量:1
3
胡宇.
论邓小平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模式[J]
.党政干部论坛,1998(3):11-13.
被引量:1
4
徐芳,王保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J]
.桂海论丛,2003,19(6):15-17.
5
孙正聿,冷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2(1):68-77.
被引量:5
6
陈志.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J]
.兵团党校学报,2006(5):8-10.
被引量:2
7
李校利.
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J]
.武汉学刊,2005,0(1):33-35.
8
陈志.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J]
.南方论刊,2006(10):5-7.
被引量:4
9
陈志.
探析“中国模式”的概念[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1-4.
被引量:4
10
王启荣.
浅谈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构建[J]
.大舞台,2011(2):239-239.
被引量:3
传承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