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人文理念对体育发展过程中异化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人文体育理念的理解与分析,找出体育异化现象的实质和根源,并对两种明显出现异化现象的领域进行描述,在认识体育和对体育异化的批判中,利用人文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对体育异化现象施加积极的影响。
作者
李云营
郭志斌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0年第S1期17-19,共3页
Sport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体育异化
和谐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南开.
学校体育异化:原因及表现[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6):64-65.
被引量:11
2
陈少宇.
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J]
.体育学刊,2004,11(4):30-32.
被引量:29
3
曹卫.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J]
.体育学刊,2003,10(4):1-3.
被引量:26
4
周爱光.
现代竞技运动中异化现象的类型分析[J]
.体育学刊,2000,7(5):19-23.
被引量:30
5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18(2):65-65.
被引量:115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杨文轩.
21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
.中国学校体育,2001,20(2):8-10.
被引量:76
2
刘晨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思想新读[J]
.社会科学辑刊,2004(4):4-10.
被引量:7
3
吴翼鉴.
增强人的体质,是体育无“人”吗?──与“人文体育观渐入与生物体育观淡出”的商榷[J]
.体育学刊,1999,6(3):1-2.
被引量:17
4
冯虞章.
试谈人文精神[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3(2):3-7.
被引量:27
5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18(2):65-65.
被引量:115
6
韩晓东,张细谦.
网络文化与人文奥运——对新世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2,9(5):14-16.
被引量:9
7
周登蒿,李林,陆作生,董翠香,盛小明.
体育教学入文性的思考[J]
.体育科学,2002,22(5):10-13.
被引量:121
8
马永红.
研究体育人文精神价值的意义[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5):140-141.
被引量:18
9
田荣和.
体育的工具性异化与人性化复归[J]
.体育学刊,2005,12(4):11-13.
被引量:33
10
王永强.
论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化思想[J]
.学习与探索,2005(4):53-5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00
1
夏肖林.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J]
.作家天地,2019,0(22):146-147.
被引量:2
2
吕景章,吴桂兰.
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z1):61-63.
被引量:7
3
高灼荣.
滥用运动兴奋剂的社会心理诱因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S1):7-8.
4
余黎霞.
青年学生足球训练的人文透视[J]
.时代文学,2008(20):181-182.
5
曹永林,葛振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79-80.
被引量:1
6
高泳.
学校体育核心价值简议[J]
.运动,2013(12):1-2.
7
姬上兵.
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21-23.
被引量:9
8
王辉.
论高校人文体育教育[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9):56-57.
被引量:1
9
邢敦元,汪俊.
浅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J]
.成功,2010(4):35-36.
被引量:3
10
邢菊.
浅谈高校体育文化下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
.大家,2010(23):113-113.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立忠,庞万灵.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58-59.
被引量:5
2
吴翼鉴.
增强人的体质,是体育无“人”吗?──与“人文体育观渐入与生物体育观淡出”的商榷[J]
.体育学刊,1999,6(3):1-2.
被引量:17
3
宋凯.
当代中国足球迷现象解析——对北京、沈阳两地足球迷的社会调查[J]
.体育科学,1996,16(6):11-18.
被引量:38
4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18(2):65-65.
被引量:115
5
冯霞,杨文轩.
我国近年来人文体育观研究述略[J]
.体育与科学,2005,26(4):14-17.
被引量:19
6
胡承志.
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J]
.体育文化导刊,2006(8):73-75.
被引量:23
7
石磊,宋二斌,石淑梅.
竞技体育“金牌战略”的功能[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0):118-120.
被引量:6
8
金光辉.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
9
杨文杆,冯霞.人文体育观研究--兼论新时期我国体育人文科学研究进展[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2).
10
何文胜,石龙.
我国人文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11-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王晓春.
对中国竞技体育金牌战略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的反思[J]
.品牌(理论月刊),2011(7):132-132.
被引量:1
2
王文清.
试论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6):117-119.
3
黎明.
影响川东北足球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24):14-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余丙炎,张永龙.
中国现代竞技体育精神的重塑[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10(8):114-116.
1
周凯.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J]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0(7):68-69.
2
曹卫.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J]
.体育学刊,2003,10(4):1-3.
被引量:26
3
姚志英.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与学生体质下降的思考[J]
.体育世界,2009(3):64-65.
被引量:1
4
吴亚梅,陈仁伟.
浅析农村学校体育异化的现象[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113-113.
5
倪鸿博.
关于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J]
.现代交际,2014(11):102-102.
被引量:1
6
曾吉.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研究综述[J]
.湖北体育科技,2014,33(1):59-60.
被引量:1
7
卢伟,林顺治.
以“人文体育”理念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96-97.
被引量:5
8
姜丽.
哲学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异化审视[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10):123-124.
9
韩玉彬,杨艳.
关于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一些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152-153.
被引量:10
10
李中武.
农村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7):156-157.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0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