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交叉口公交优先方法及评价决策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首先总结了交叉口公交优先方法和措施,运用突变理论建立了交叉口公交优先设计方案评价模型,可定性定量综合考虑各决策因素,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突变优选理论进行公交优先方案评价能有效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不用事先确定各决策因素权重,评价结果准确,方法简便实用。
作者
林莉贤
李亚茹
机构地区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公交优先
突变理论
公交专用进口道
评价方法
分类号
U491.17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李宏文.
突变评价法在生态城市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保护,2004,32(9):44-48.
被引量:13
2
谷新建,柴红保.
应用突变评价理论选择采矿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13-15.
被引量:34
3
陆建,王炜,陈学武.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与效益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3):103-107.
被引量:26
4
杨晓光,马林.
有关城市公交专用道(路)之设计要点及优先控制管理系统[J]
.城市规划,1997,21(3):36-37.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魏一鸣,胡清淮.
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多目标决策模型[J]
.有色矿冶,1993,9(3):4-9.
被引量:5
2
国家计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M].北京:,1999.17-20.
3
叶文虎 等.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方法及衡量指标初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33.
4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4-28.
5
宋永昌 由文辉 等.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
袁慰平,计算方法与实习,1989年,29页
7
王炜,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1992年,43页
8
任福田(译),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991年,323页
9
施玉群,吴益民.
基于突变评价理论的施工截流标准优选[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6):45-47.
被引量:19
10
何金平,李珍照.
基于突变理论的大坝安全动态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判[J]
.系统工程,1997,15(5):39-43.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91
1
黄凯,马跃,马兴慧,李琼.
公交专用道服务效能评估模型[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9):381-387.
被引量:2
2
张毅,赵淑芝,丁秋实,刘苗.
长春市快速公交系统网络框架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6):106-109.
被引量:1
3
周智勇,黄艳君,陈峻,王炜.
公交专用道设置前后无港湾公交停靠站特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7):103-107.
被引量:14
4
韩志强.
轨道交通环境下公交专用道布网及设置[J]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S1):31-35.
被引量:2
5
陆春其.
公交线路站距优化模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1):168-170.
被引量:3
6
高杨斌,李旭宏,朱彦东.
快速公交中央专用道的适应性研究[J]
.城市交通,2005,3(1):9-14.
被引量:13
7
杨路.
关于公交专用车道设立的可行性研究[J]
.交通标准化,2005,33(4):73-76.
被引量:2
8
王扬,赵慧丽,王丽娟.
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方式解析[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5,18(3):69-72.
被引量:5
9
杨懿,武昌,齐胜利.
基于突变理论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研究[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5):27-32.
被引量:24
10
王根生,史健洁,卢玲.
镇江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49-5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7
1
柳祖鹏,丁卫东,朱晓宏.
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28(1):65-68.
被引量:18
2
陈光勤.
基于车头时距的快速公交车辆交叉口信号优先[J]
.交通与计算机,2005,23(3):11-15.
被引量:12
3
杨敏,陈学武,王炜.
城市快速公交(BRT)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4):79-82.
被引量:17
4
叶欣,陈学武,李文勇.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J]
.中国市政工程,2006(2):16-18.
被引量:8
5
高昆,张海.
城市交通中的公交优先策略[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2):23-26.
被引量:16
6
曹成海,裴玉龙.
城市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模式探讨[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44(10):22-28.
被引量:5
7
葛宏伟,王炜,陈学武,薛博.
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交通延误模型[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6):1018-1023.
被引量:9
8
刘镇阳,张秀媛,徐进,等.城市智能公交交通系统[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05.
9
赵月,杜文.
公交站点设置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36-139.
被引量:23
10
王少飞,关可,薛亮,陶瑞岩,李单,肖鹏.
BRT信号系统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应用[J]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3):127-1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高歌,高克.
BRT信号优先系统控制与设计[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13(1):47-50.
被引量:5
2
张磊,王志川.
BRT智能公交系统在滨海新区港城大道的应用[J]
.天津建设科技,2012(1):50-52.
3
文子娟,吴树赐.
常规公交车“左转右置”的设计理念及其仿真[J]
.闽江学院学报,2015,36(5):127-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杨建伟.
信控交叉口掉头车道交通设计研究[J]
.交通与运输,2022,38(S01):97-100.
被引量:2
2
苗齐壮,孙凤英,张梅美.
基于TransModeler软件的公交信号优先模型研究[J]
.森林工程,2012,28(3):47-50.
被引量:3
3
王茁.
BRT信号优先控制系统模式研究[J]
.交通科技,2014,24(2):135-137.
被引量:1
4
廖方万,牛小东,谢晓玲.
BRT交叉口优先通行控制系统的研究[J]
.电气传动自动化,2016,38(6):15-19.
5
汪林.
基于预测的快速公交信号优先设计及效果仿真[J]
.公路交通科技,2017,34(6):129-135.
被引量:9
6
刘韵.
信号交叉口车辆掉头交通设计研究[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27(5):37-43.
被引量:3
7
范永强.
基于SCOOT系统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技术研究[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20,22(5):21-25.
被引量:1
1
季彦婕,邓卫,张卫华.
信号交叉口左转公交专用进口道的设置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3(2):51-56.
被引量:6
2
王俊龙,王罗平.
BRT专用道的设置形式及方法研究[J]
.科技信息,2014(1):45-46.
3
张卫华,王炜,陈学武.
信号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方法的探讨[J]
.中国市政工程,2003(6):1-4.
被引量:7
4
郭明哲,范炳娟,边丰英.
模糊数学优选理论在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中的应用[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37-39.
被引量:2
5
雷莲桂,向凯,王力劭,孙全欣.
不同饱和度下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运行效果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A01):90-96.
被引量:6
6
罗丹.
下限[J]
.汽车测试报告,2016,0(4):48-49.
7
8月车型推荐 玛莎拉蒂Ghibli3/T标准版[J]
.车时代,2014(8):13-13.
8
艾尔西丁.阿不都热依木.
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桥建设中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6):68-68.
被引量:5
9
莽超.
半热熔也全路况 普利司通搏天族RE11[J]
.汽车与运动,2011(12):166-166.
10
吴巧.
挺进大西南——力帆新品CC、劲途和赛影品质考验之旅[J]
.摩托车信息,2013(4):70-77.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