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嘉莉妹妹的四个选择看德莱塞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德莱塞是一位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强调了环境和遗传力的对人的支配性作用:认为人本身的意志,就像随风兜旋的羽毛一样无足轻重,旨在演示人生中无法预测的浮沉,显示出明显的宿命论思想。德莱塞把一位乡下姑娘嘉莉的命运描绘成了一位为了自己的欲望不顾道德束缚的淘金者。
作者
刘玉梅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2,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HEUCF121203)
关键词
德莱塞
嘉莉妹妹
价值观
赫斯特
自然主义
选择
推销员
道德
价值取向
家庭主妇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蒋文静,宋国双.
《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对照[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6):146-147.
被引量:1
2
刘风山,刘生.
作为文学策略的失落─—从德莱塞看嘉莉妹妹的失落情怀[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4-88.
被引量:2
3
张祥亭.
从赫斯特伍德的悲剧透视德莱塞对男性的去势模拟书写——重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1):61-67.
被引量:6
4
王蓉.
德莱塞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嘉莉妹妹的个性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36-39.
被引量:4
5
刘莉.
从《嘉丽妹妹》到《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的变化[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0-102.
被引量:2
6
刘朝君.
德莱塞身后的女人们[J]
.世界文化,2008(3):16-17.
被引量:1
7
(美)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Dreiser)著,盖大勇.嘉莉妹妹[M]外文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王钢华.
嘉莉妹妹的欲望和驱动力[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3):89-93.
被引量:43
2
陈世旺.
国内德莱塞研究述评[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5-28.
被引量:5
3
朱振武.
生态伦理危机下的城市移民“嘉莉妹妹”[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3):137-142.
被引量:27
4
黄开红.
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3):143-148.
被引量:55
5
德莱塞.嘉莉妹妹[M].裘柱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6
Michaels, Walter Benn. Sister Carrie's Popular Economy [J]. Critical Inquiry, 1980, (2) : 373--390.
7
Markov, Nina. Class, Culture, and Capital in Sister Carrie [J]. Dreiser Studies, 2005, (1) : 3-27.
8
德莱塞著,裘柱常译.嘉莉妹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
Linder, Christoph. Thackeray' s Gourmand: Carnivals of Consumption in Vanity Fair [J]. Modern Philology,2002, (4), 564-581.
10
Lewis, Charles R. Desire and Indifference in Sister Carrie: Neoclassical Economic Anticipations [J]. Dreiser Studies, 1998, (1-2): 18-32.
共引文献
10
1
马晓艳,朱静.
迷失在欲望都市中的女孩[J]
.芒种,2012(24):138-139.
2
赵翠平.
从民权运动解读《中国佬》的反种族主义主题[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4-165.
3
刘风山.
萨克雷与蓓基·夏泼的道德清白——重读《名利场》[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8(4):76-80.
被引量:12
4
洪秀芸.
《嘉莉妹妹》中的女权意识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4-36.
被引量:4
5
刘玉梅.
《嘉莉妹妹》、《珍妮姑娘》中的次要女性人物[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23-24.
被引量:1
6
张瑞科.
论德莱塞小说的反叛性特征[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1):161-162.
7
王蓉.
《嘉莉妹妹》中的“另类”女性形象——赫斯特伍德太太形象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4):61-62.
8
田晓婧.
相似的出身,雷同的命运——从《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笔下的女性形象[J]
.芒种(下半月),2016,0(6):122-124.
被引量:1
9
张玉洁,杨跃.
《嘉莉妹妹》与《高兴》的狂欢化特征解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4(4):101-104.
被引量:1
10
石睿萌.
“懦”与“勇”的悖论——从冰山理论解读《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物形象[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12):22-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戴莹.
《嘉莉妹妹》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之共性研究——基于人性弱点视角的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6):74-75.
被引量:1
2
周颙.
在自然主义文学框架下评嘉莉妹妹的道德观[J]
.芒种,2012(14):159-160.
被引量:1
3
(美)德莱塞(TheodoreDreiser)著,潘庆舲译.嘉莉妹妹[M].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5
4
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译.动机与人格[M]. 华夏出版社, 1987
5
陈文智,徐建纲.
论《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140-14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马亚超.
用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分析嘉莉妹妹的成长历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2):116-117.
1
李梅菊.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创作中的宿命论思想[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84-86.
被引量:9
2
李华.
解读“神”的美学意蕴——读川端康成的《神在瞬间》小说[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2):92-93.
被引量:1
3
魏梦琦.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10):70-72.
被引量:1
4
李云凌.
哈代与沈从文宿命论思想的异同[J]
.科学时代,2008,0(1):107-108.
被引量:1
5
熊洁.
浅议谭恩美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
.商,2014(8):71-71.
6
袁芹.
夜来香[J]
.当代人,2006(8):28-28.
7
阿慧,阔阔,小米粒.
没有等很久,不过18年[J]
.中国女性(海外版),2010,0(11):84-85.
8
廖华.
爱情的种子[J]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6,0(1):32-35.
9
赫东军.
半个世纪前的爱情[J]
.安徽文学,2011(12):17-36.
10
聂鑫森.
冰雪归途[J]
.中国铁路文艺,2008,0(10):23-32.
芒种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