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非洲情结的重现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风格多变,在她的众多作品中,尤以女性主义居多,因此大家都非常关注她的女性主义,然而却忽视了她对非洲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为了对非洲有更多的了解,本文针对莱辛作品中的非洲情结进行研究,随着莱辛的作品走向历史长河。
作者
宋晓霞
机构地区
贵阳医学院外国语教育系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1-72,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非洲人
女性主义
作品风格
生活经历
文化背景
小说
女性作家
写作背景
生活体验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史玮璇,李静.
从女权主义到双性同体——《金色笔记》的主题分析[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4):114-116.
被引量:8
2
程心.
多丽丝·莱辛荣获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J]
.当代外国文学,2007,28(4):174-174.
被引量:4
3
向丽华.
腐朽山洞里歌唱的野草——《野草在歌唱》中摩西形象分析[J]
.社科纵横,2006,21(12):197-198.
被引量:4
4
孙宗白.
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J]
.外国文学研究,1981,3(3):69-72.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家湘.
多丽丝·莱辛[J]
.外国文学,1987(5):80-83.
被引量:24
2
李玉萍.
从《金色笔记》的女主人公看多丽丝·莱辛的创作[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732-733.
被引量:9
3
[4,6]Paul Schlueter ed.A Small Personal Voice:Essays,Reviews,Interviews.New York:Vintage Books Edition1975,P78,P17.
4
卢婧.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研究述评[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3):129-137.
被引量:23
5
(英)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著,陈才宇,刘新民.金色笔记[M]译林出版社,2000.
6
[英]德拉布尔(Drabble,Margaret)编.牛津英国文学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7
Anita Brookner.London Review of Books[].Pro Circ.1987
共引文献
46
1
张晓红,宋阳明,李立锁.
《金色笔记》中的象征手法[J]
.文教资料,2008(5):33-34.
被引量:2
2
李建军.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我的父亲》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3):95-96.
3
王嘉琦.
多丽丝·莱辛作品的翻译及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3(21):172-173.
4
周聃.
从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内容分析其小说创作源泉[J]
.文学教育(中),2010(6):11-12.
被引量:1
5
陈亮.
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13-14.
被引量:5
6
韩小敏.
探索中的现代知识女性[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56-59.
被引量:1
7
向丽华.
多丽丝·莱辛研究在中国[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80-81.
被引量:3
8
李世新.
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论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创作特色[J]
.青海社会科学,2007(2):155-158.
被引量:6
9
向丽华.
一样的倾城 异样的人生——《倾城之恋》与《另外一个女人》之女主人公形象比较[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3-95.
被引量:3
10
印玲.
现实主义内容与后现代主义形式的有机结合——论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创作风格[J]
.甘肃社会科学,2008(5):154-157.
被引量:7
1
陈洪富.
非洲情结与文化多元——流散的艾丽丝·沃克[J]
.外国语言文学,2009,26(4):269-273.
被引量:6
2
恺蒂.
莱辛的非洲情结[J]
.书城,2007,0(12):94-100.
被引量:8
3
刘成富.
玛丽·恩迪耶的非洲情结[J]
.外国文学动态,2010(2):11-14.
被引量:4
4
沐童.
人性的碎裂与缝补——品莱辛作品[J]
.中国社会导刊,2007(12X):56-56.
5
孟志明,杨亚涛.
谈多丽丝·莱辛小说的成长主题[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177-179.
被引量:1
6
贺秀秀.
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文学创作观[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0):131-133.
7
谭明华.
论莱辛《野草在歌唱》篇章叙事策略[J]
.语文建设,2016,0(1Z):98-98.
8
才云鹏.
审视分裂的文明,给莱辛一个最完整的评价[J]
.出版广角,2013(03X):91-91.
被引量:1
9
徐建纲.
多丽丝·莱辛作品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7):142-143.
被引量:1
10
赵彬彬.
多丽丝·莱辛的忧患意识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2):77-78.
芒种
2012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