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通识教育课程(一)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以美国高等学校实行选修制为起因,以"七艺"(文法、辩证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及博雅艺术为主要学科。此后,美国哈佛大学新增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学科,逐渐发展形成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体系。
作者
曲海舟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年第3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建设
实践探索
自然科学
高校
培养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
困境
美国高等学校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0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庞海芍.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江苏高教,2010(2):63-66.
被引量:69
2
曹景萍.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成人教育,2010,30(2):23-24.
被引量:2
3
万露.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江苏高教,2007(5):74-75.
被引量:12
4
冯建昆,朱学文.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146-149.
被引量:9
5
孟永红.
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5):53-55.
被引量:18
6
蔡映.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76-79.
被引量:111
7
刘拓,陈秀平,李平康.
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3):156-159.
被引量:43
8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124-133.
被引量:194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黄进.
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2):20-21.
被引量:35
2
蔡映.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76-79.
被引量:111
3
余东升.
通识教育:知识、学科、制度整合的新范式[J]
.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6.
被引量:16
4
梁美仪.
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通识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70-76.
被引量:26
5
陈小红.
美国通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37-40.
被引量:8
6
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64-68.
被引量:383
7
钟昱.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教育探索,2006(4):116-118.
被引量:14
8
李曼丽.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86-99.
被引量:153
9
顾明远.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6-34.
被引量:84
10
张英,朱睛依.大学语文修成正果[N].南方周末,2007-05-24.
共引文献
406
1
周小晓.
高校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通识教育研究,2020(1).
被引量:2
2
周宇飞,于海秋.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再塑的三重逻辑[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350-356.
被引量:4
3
陈静,雍珍珍.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化路径——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25-33.
4
亢孟军,杜清运,苏世亮,翁敏.
通识教育背景下GIS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式[J]
.测绘通报,2023(S02):15-18.
被引量:1
5
熊明艳,李蓓,吴敏.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与建议[J]
.教育与现代化,2007(4):14-18.
被引量:9
6
谭永春.
关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37-39.
被引量:3
7
彭红梅.
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7):85-86.
被引量:5
8
孙先英.
文化素质教育的缺失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119-120.
被引量:3
9
江海英,何齐宗.
教师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大学(学术版),2009(2):31-35.
被引量:6
10
江美芬.
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途径探索[J]
.文教资料,2008(24):152-153.
同被引文献
10
1
宋宇莹.
出类拔萃的电子星图软件——SkyMap Pro 10[J]
.天文爱好者,2004(9):38-40.
被引量:1
2
张燕平,陈黎.
深化改革,推动我国高等院校天文教育的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221-223.
被引量:7
3
陈黎,李勰.
中美天文学本科教育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261-263.
被引量:5
4
王宏彬,李庆康,陈阳,何香涛.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推动素质教育——天文学公共选修课所想到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406-409.
被引量:8
5
杨大卫.
电子星图SkyGlobe的使用方法[J]
.天文爱好者,1997(2):14-16.
被引量:1
6
卢奕.
中职学校利用模拟天文软件开展天文兴趣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广西教育,2010(18):124-125.
被引量:2
7
刘晶,穆竞择.
文科院校理工类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J]
.农产品加工,2015(2):81-83.
被引量:2
8
赵生辉.
西藏高校文科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
.西藏教育,2020(7):5-9.
被引量:4
9
李凤亮,陈泳桦.
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70-176.
被引量:51
10
吕慧颖,王瑞梅,张媛.
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
.计算机教育,2021(8):125-12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杨希祥,邓小龙.
天文学公共课电子星图软件实践教学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9):206-210.
被引量:3
2
杨丽花,赵海涛,齐丽娜,陈美娟.
面向文科生的通信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2024,10(19):143-1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希祥,郑伟,王奕迪.
知识素质能力一体的天文通识教育教学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44(1):109-113.
被引量:2
2
贾高伟,杨希祥.
航空航天专业开展电子信息实验课的教学设计[J]
.大学教育,2021(9):101-103.
被引量:1
3
彭志欣,陈亮.
高校天文选修课实验教学设计与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5(3):104-106.
4
李冰.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培训,2025(8):92-95.
1
纪宝成.
加强通识教育 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J]
.北京教育(高教),2007(7):9-12.
被引量:9
2
孙超.
民办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学理论,2013(12):242-244.
被引量:4
3
黄昌海.
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及其创新思考[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46-48.
4
刘颖,王锋.
坚持并改革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172-172.
5
陈宏伟.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经济视角(中),2012(2):127-128.
6
曹景萍.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成人教育,2010,30(2):23-24.
被引量:2
7
于淑秀,周万春.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117-118.
8
蔡文敏,马凤岐.
美国社区学院的通识教育[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2(3):8-14.
被引量:5
9
赵大兴.
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机制保障与资源整合[J]
.管理观察,2008(15):106-107.
10
李智.
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J]
.学理论,2009(16):236-238.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