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秣陵春》作期新考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秣陵春》作期新考朱则杰《秣陵春》传奇,清初吴梅村撰。它有同时代离国居士李宜之序,作于顺治十年“癸已孟秋七日”;这是唯一可以参考的有关《秣陵春》作期的一个确切时间,说明该剧至迟在顺治十年已经完成。道光中顾师轼撰《梅村先生年谱》,将《秣陵春》系于“顺治...
作者
朱则杰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秣陵春
吴梅村
《大哀赋》
南词
思想艺术特色
夏完淳
《琵琶行》
古籍出版
家国兴亡
明清易代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1
孙书磊.
吴伟业《秣陵春》传奇考论[J]
.中华戏曲,2007(2):147-158.
被引量:1
2
李忠明.
吴伟业与王时敏父子交游考论[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1):132-136.
被引量:7
3
郑志良.
《千忠录》作者考辨——兼与刘致中先生商榷[J]
.文学遗产,2007(4):96-101.
被引量:3
4
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
吴梅村.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06.
6
徐釚著,王百里校笺.词苑丛谈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7
杨恩寿.词余丛话[M].石印本,1925.
8
查紫阳.
“声华格律,不减唐人”——清代初年的“娄东诗派”[J]
.古典文学知识,2007(5):52-56.
被引量:1
9
陆以湉.冷庐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
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引证文献
3
1
沈亚丽.
吴梅村仕清心态新探——以其戏剧作品为中心[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2):16-18.
2
郭英德.
吴伟业《秣陵春》传奇作期新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6):67-74.
被引量:7
3
任刚.
清初娄东诗派与太仓戏曲作家群的形成[J]
.文学评论,2024(2):74-8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曾丽容.
神性、世俗性与遗民心态——清初吴伟业杂剧《临春阁》中的冼夫人形象[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2):36-38.
2
戴健.
论吴伟业的《秣陵春》传奇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J]
.学术论坛,2016,38(8):117-122.
被引量:4
3
柯凡.
昆曲“入遗”二十年来理论研究情况综述[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6):56-63.
被引量:2
4
孙潘懿.
“史情相间”:论吴伟业传奇《秣陵春》的艺术特色[J]
.今古文创,2023(15):13-15.
被引量:1
5
李志远.
“比次”“考索”“独断”的三维融通——郭英德先生的古典文献学研究[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12):16-23.
6
任刚.
清初娄东诗派与太仓戏曲作家群的形成[J]
.文学评论,2024(2):74-83.
7
王小岩.
沈自晋《南词新谱》的总集意识及其价值[J]
.文学遗产,2024(3):127-136.
1
段继红.
论清代著名女词人徐灿爱国词[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12):5-7.
被引量:4
2
李梅.
论史达祖的北行词[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55-59.
3
张瀛.
家国兴亡恨 寄怀柔情中——读沈祖爱情及闺怨词[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3):75-77.
被引量:1
4
蔡厚示.
春行[J]
.中华诗词,2015,0(7):4-4.
5
赵敏.
吴伟业对辛弃疾以文为词手法的继承与创新[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5):106-108.
6
黎琪.
刍议政治对南宋词嬗变的影响[J]
.青年时代,2015,0(5):1-1.
7
乔联蓉.
澄澈妻美 秀音员天戎-谈冰心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J]
.阿坝师专学报,1993(1):49-49.
8
吴兆民.
为《荷塘月色》的思想艺术特色辩护[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0(10):37-42.
9
刘戈.
评李生龙长篇历史小说《道家演义》[J]
.中国文学研究,2002(1):72-74.
10
朱则杰.
“天上人间”——《秣陵春》的思想艺术特色[J]
.文学遗产,1982(3):127-132.
被引量:2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