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
4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今后10年内“民工潮”继续扩张的风险有可能增大。为此,作者提出了“民工潮”源头降压的对策性建议,并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
宋林飞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8-91,共14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关键词
“民工潮”
农业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
小城镇
城市化
劳动力市场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95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652
参考文献
2
1
张桂龙,张建良.
苏南模式的弊端及其出路[J]
.中国农村经济,1993(5):60-61.
被引量:2
2
许伟,章宏韬.当前农村一大突出问题——对安徽省农村弃耕抛荒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1993(03).
共引文献
1
1
宋林飞.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J]
.社会学研究,1996(2):105-117.
被引量:50
同被引文献
595
1
唐斌.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S1):36-38.
被引量:115
2
苟天来,左停.
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 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J]
.社会,2009,29(1):142-161.
被引量:55
3
阎启义,隋海燕.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J]
.党政干部学刊,2002(7).
被引量:6
4
段成荣.
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J]
.人口研究,1999,23(2):48-54.
被引量:16
5
李江涛.
流动人口对广州社会的适应程度调查[J]
.岭南学刊,1999(3):78-82.
被引量:5
6
王春光,JeanPhilippeBEJA.
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99(6):106-119.
被引量:84
7
龚维斌.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9(1):90-93.
被引量:39
8
潘毅.
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J]
.社会学研究,1999(5):13-24.
被引量:70
9
李强.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
.社会学研究,1999(3):95-103.
被引量:230
10
周大鸣.
雇佣廉价外来劳工与“原始积累”——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58-6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8
1
黎民.
进城农民转变为新市民问题探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2):52-55.
被引量:8
2
吕世平,丁虹.
略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
.江西社会科学,1997,17(4):96-100.
3
何道峰,萧延中.
异地就业:扶贫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西南劳务输出扶贫项目的个案分析[J]
.开放时代,1997(3):5-19.
被引量:4
4
郭庆松.
“民工潮”的社会经济后果分析[J]
.江淮论坛,1996(2):13-17.
被引量:7
5
冯小双.
流动的效益与代价──北京市部分外来农村女性务工经商者调查研究报告[J]
.浙江学刊,1996(6):77-82.
被引量:5
6
张再生.
城镇化与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1(5):3-6.
7
陈浩.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J]
.人口研究,1996,20(4):1-11.
被引量:43
8
朱冬亮,黄慧.
关于外来青年女工维权的几点思考——厦门市海沧区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04(9):51-57.
被引量:1
9
刘精明.
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1(6):1-18.
被引量:35
10
赵立新,赵慧.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J]
.人口学刊,2001,23(3):46-51.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652
1
余文鑫,陈心颖.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渡性特征、困境与路径突破[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3(5):11-18.
2
翟坤周.
新时代“三农”协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问题、范式及目标[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73-83.
被引量:3
3
张在冉,杨俊青.
居住条件、子女就学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3):84-98.
被引量:24
4
尹华站,白幼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及对策[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96-108.
被引量:1
5
徐庆振,李彬.
社会支持与农村家政工人生活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137-145.
6
胡西武,耿强艳.
基于Cite Space的中国相对贫困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J]
.青藏高原论坛,2022,10(2):56-64.
被引量:1
7
赵迪,罗慧娟.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演进与展望[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0-85.
8
齐晓聪.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192-194.
被引量:7
9
崔宝敏,张怡,冯泓铭,王鹏帆.
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落户意愿研究[J]
.劳动经济评论,2022(1):182-197.
10
冷晨昕,陈丹青,祝仲坤.
加入工会能缓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J]
.财经科学,2021(1):105-117.
被引量:13
1
刘世锦:新型工业化“不是什么”[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6(12):1-5.
2
薛红焰.
跨越式发展:建设新青海的重要途径[J]
.党的生活(青海),2007(8):18-19.
3
邴起山,林沫岑,王守江.
小议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权属问题[J]
.民营科技,2009(8):105-105.
4
蒲俊.
神华的塔本陶勒盖猜想[J]
.新世纪周刊,2011(29):64-65.
5
吴国华,张凤艳.
关于重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体会[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6):15-15.
6
张琳,刘瑾.
网络购物征税问题探讨[J]
.商情,2011(7):196-196.
7
罗锦陵.
调整显示了 自主品牌的成熟[J]
.轿车情报,2012(9):30-30.
8
李岱昂,任文花.
节能高效是新型工业化之本——访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J]
.今日中国论坛,2005(5):45-47.
9
张京平,徐省利,谷建华.
二手车经营业务如何缴纳增值税——解读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23号公告[J]
.注册税务师,2012(9):27-27.
10
王丽萍.
中国要寻求建立网络经济的新规则[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3):68-71.
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