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句类划分标准新论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语句类划分标准新论张家泰汉语语法传统上按照语气标准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称为句类。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该是用这三个平面的理论重新讨论传统的句类划分标准的时候。 一...
作者
张家泰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8-71,共4页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划分标准
感叹句
疑问句
话语功能
语气标准
陈述句
句类
结构类型
非主谓句
句子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0
1
丁安琪.
欧美留学生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模式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29-33.
被引量:22
2
马真.
“已经”和“曾经”的语法意义[J]
.语言科学,2003,2(1):23-28.
被引量:32
3
商拓.
汉英祈使语气表达方式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3):26-30.
被引量:3
4
朱景松.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
.中国语文,1998(5):378-386.
被引量:146
5
张绍杰,王晓彤.
“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
.现代外语,1997,20(3).
被引量:130
6
方霁.
现代汉语祈使句的语用研究(上)[J]
.语文研究,1999(4):14-18.
被引量:37
7
徐杰.
疑问范畴与疑问句式[J]
.语言研究,1999(2):22-36.
被引量:43
8
段业辉.
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
.汉语学习,1995(4):18-21.
被引量:48
9
马清华.
论汉语祈使句的特征问题[J]
.语言研究,1995,15(1):44-51.
被引量:23
10
黄国营.
句末语气词的层次地位[J]
.语言研究,1994,14(1):1-9.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3
1
李圃.
近30年现代汉语祈使及祈使句研究述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09-115.
被引量:4
2
曲殿宇.
“已经”和“曾经”的语用功能及对句类的选择[J]
.学术交流,2012(4):161-163.
被引量:1
3
陈依鸣,吴欣霓,刘鑫.
国内汉语疑问句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探析[J]
.汉字文化,2022(21):54-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梅,周梦佳.
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对不同句子类型理解的个案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0):89-92.
被引量:2
2
李圃.
祈使行为、祈使结构及祈使句[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132-135.
被引量:3
3
靳焱.
论对外汉语祈使敬辞的教学——以敬辞“请”的教学为例[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7,0(8):4-6.
4
田良斌.
祈使句的转喻再探讨——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5):96-101.
被引量:3
5
王宇晨.
现代汉语中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J]
.理论观察,2019,0(11):171-173.
被引量:2
6
刘薇.
宋元时期汉语正反疑问句的历时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8):111-114.
1
姜宏.
汉俄语句子分类的对比[J]
.外语教学,2003,24(2):25-27.
2
邓盾.
现代汉语“所”及“所”字结构的重新审视与定性[J]
.汉语学习,2009(2):106-112.
被引量:8
3
褚雅芸.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121-124.
被引量:2
4
陈洪特.
从语言学到现代语用学的发展[J]
.青年与社会(下),2013(3):190-193.
5
任守.
什维多娃谈苏联科学院新编《俄语语法》[J]
.外国语,1983,6(4):55-57.
被引量:1
6
李荣刚.
对“词类活用”说的再认识[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6):42-44.
被引量:2
7
高凤江.
教学语法的认知理据与英语语感培养的互动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7):32-36.
8
编者附言[J]
.咬文嚼字,2006(6):45-45.
9
韩景泉.
英语专业基础语法教法改革实践总结[J]
.吉首大学学报,1993,14(2):128-131.
被引量:1
10
刘福长.
规定性与描写性:孰为语言规范的根据?[J]
.语文建设,1993,0(8):5-8.
被引量:5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